为第53届香港艺术节精彩闭幕,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中国巡演圆满收官
更新时间:2025-04-01 22:27 浏览量:1
3月29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由音乐总监吕嘉执棒,携女高音宋元明、钢琴家张昊辰登台香港文化中心,为第53届香港艺术节上演精彩的闭幕之夜,也为乐团历时十天2025中国巡演圆满收官。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现场
乐涌香江,声扬全球
中国巡演收获国际化影响
当晚的香港文化中心座无虚席,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林枬、香港艺术节主席卢景文等嘉宾出席闭幕演出。作为25年来首支参演香港艺术节的中国内地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既圆满谱写今年中国巡演的最强终章,也奏响建团十五周年系列活动的序曲。
乐团在港演出,虽为巡演收官,但实则是本次巡演最早的“缘起”。早在2023年底,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梁掌玮便亲赴北京,以实地了解乐团情况,并最终发出正式邀请,也成为乐团第三次组织中国巡演的最早缘起。
香港音乐会现场
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在谈及此次合作时提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虽然年轻,但组织和管理严谨、艺术深厚,精心诠释古典作品的同时,亦对当代作品给予关注目光,这和香港艺术节的使命不谋而合”。正是受此理念共鸣感召,双方经过多轮互动磋商,共同策划出这套既富有哲思、也饱含难度的精彩曲目。
一周前便已售罄的票房,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都是这场演出强大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佐证。当晚现场,有从中国内地追到香港的“蛋交”乐迷,有香港管弦乐团的乐界同行,有香港知名的音乐评论人,还有从欧洲、澳洲等地前来考察节目的经纪公司、行内人士。一名来自台北的资深观众表示,近年经常听说乐团的美誉但却无缘现场感受,所以专门飞来香港观看演出。演出后,他兴奋地表示“乐团成立才十几年,各声部实力音色能如此均衡,真的太不容易了。”
香港音乐会现场
迄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香港艺术节,既是中国和亚洲最负盛名的综合性艺术节,更是全球顶尖艺术家、高水准观众、资深文艺人士的交流汇聚胜地。在乐团总经理任小珑看来,香港之行“既是京港文化交流的成果,还是向国际同行互鉴、交流和展示的舞台,也让中国巡演拥有了国际影响力。”香港艺术节在其官方宣传里以“中国古典乐坛强大新势力”来推介乐团,既饱含着艺术节对乐团的高度肯定,也堪称给乐团做了响亮的国际广告。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香港
打磨艺术,推广新作
艺术追求卓越精进无止境
此次巡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携带的曲目分量十足,求新而大胆。从瓦格纳到李斯特脍炙人口的经典,到斯克里亚宾鲜有上演的巨作《狂喜之诗》,到慧眼独具挑选的姚晨当代作品《造园》,彼此间的文思有千丝万缕之关联,也在音色协调上有着悉心考量,从细腻之极的弱奏,到细致入微的色彩,到超级震撼的音量,都带给各地观众感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在社交媒体上成为乐迷们的热门话题。
包括北京的预演在内,这套重磅曲目短短十多天内,被精益求精反复演奏了七遍,而乐团对作品的掌握和诠释也在不断精进。在乐团首席李喆看来,“世界级乐团的打造,离不开高品质巡演的重要角色”,“在对相同作品的反复咀嚼打磨中,在对不同剧场声效的快速适应中,乐团对音乐的理解、对合奏的默契不断提升,才能锻造出更强大的实力和自信。”正如音乐总监吕嘉所言,“通过高质量的巡演,不断拉伸乐团在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乐团的艺术建设水平,正是这些年乐团坚持高质量巡演最重要的初衷。”
香港音乐会现场
多年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海内外巡演时,都不忘带上精挑细选的中国当代作品。此次巡演,姚晨的《造园》也随其它作品被演奏了七次。在亲赴武汉和香港观演后,七次演绎不断精进让他欣喜,反复聆听也让他新感悟不断,作品在各地得到的肯定、引发的探讨更让他感到欣慰。在乐团总经理任小珑看来,以更强的时代担当精神,努力推广当代中国新作,是本土乐团应尽的责任,而巡演则是乐团践行此信念的重要契机,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传播好新时代中国交响好声音,在更大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巡演排练现场
立足首都,联通全国
促进音乐生活跨地区交流
作为国家大剧院的核心艺术力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始终以彰显文化担当、推动文艺繁荣为己任。此次巡演,乐团携手顶配阵容,联通南北六城,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品质、特色和风采奉献给逾万名观众,也让各地观众随着流动的音乐盛宴与首都文艺生活同频共振。
在南京,已连续三次承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的江苏大剧院,专门组织了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工作人员的座谈,就节目策划和营销展开深入交流。在成都,好几支职业乐团的行政人员来到演出场地后台,向乐团各岗位同行自报家门并热情畅谈专业问题。在广州,小朋友、青少年和家长们带着满满的求知欲参加了乐团两位声部首席的大师课并满载而归。在香港,不少专程飞来看演出的各地乐迷聚到一起,在演出后共同聚守在演员出口等着和乐团打招呼。
巡演广州站精彩回顾
巡演之中,流动起来的不只是音乐,还有关于音乐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经验、看法的分享。乐团所到之处,既奉献了高品质演出,也多层面推动着音乐生活的跨地区交流,这也是包括六地演出主办方在内的众多行内人士的共同看法。在参加巡演的乐团工作人员和演奏家看来,巡演对各地音乐生活交流产生了“多方式、多层面、多人群”的促进作用,凸显出此次巡演在奉献精彩演出之外更多的重要意义,也履行了国家文化平台辐射带动全国表演艺术发展的责任
为音乐会献上掌声的各地观众
教育同行,滋养浇灌
精品公益活动六地全覆盖
巡演期间,乐团共组织13场精品公益活动,实现了巡演六地全覆盖,指挥家、独奏家、乐团演奏家、乐团行政人员齐上手,举办了大师课、分享会、公开排练、公益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惠及普通观众、专业学子、青少年及家长等各类人群,使这次巡演不光是“流动的音乐盛宴”,更成为“流动的知识盛宴”,反映出国家大剧院艺术家们对艺术教育普及工作非同寻常的重视和投入。
作为国家大剧院“艺术第一课”文明观演礼仪普及活动的组成部分,乐团在首站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就为当地中小学师生组织公开排练、演前导赏和公益演出,助力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途中,吕嘉、宋元明和张昊辰在内地五城都做了唱片签售,与观众零距交流互动,聆听真诚热情的声音;在南京、武汉、成都和广州举行公开排练,为观众展现艺术的精打细磨;
成都公开彩排及广州名家分享会现场
在南京和广州的声乐大师班、弦乐大师班、名家分享会,为青少年音乐学子近距离指导点拨、答疑解惑;在香港,作曲家姚晨同乐团总经理任小珑参加演前对话,分别从创作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对中国音乐创作事业的看法;在成都,乐团还把“流动的音乐课堂”带至乡村幼儿园,为好奇的孩子们带去沉浸式艺术启蒙,搭建起艺术殿堂与乡村教育的桥梁。
巡演收官,生日临门
建团十五年活动温馨启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巡演圆满收官之际,正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15岁生日临门的时刻。十五年前,正是在2010年3月30日,新生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呱呱坠地开启新生,并从此走过了快速成长和不断精进的十五年。
3月29日,在香港艺术节闭幕演出的尾声处,音乐总监吕嘉面对全场热烈掌声,先是带领乐团加演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又在满怀喜悦地分享了次日即乐团十五岁生日的消息后,指挥乐团演奏了特别改编的《生日快乐变奏曲》。青春蓬勃而又风趣诙谐的旋律,引来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欢呼声和有节奏的掌声呼应。
《生日快乐变奏曲》现场版
由此,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十五年系列活动也将正式拉开序幕。据悉,从3月到9月新乐季启幕,乐团将精心策划推出若干主题板块,以一系列精彩演出、教育活动、人物故事、重要巡演、数字礼包、文创产品等,展现乐团十五年来的情怀坚守、艺术积淀和发展成果,并为乐迷和观众创造更多机会,使他们能从多角度近距离与乐团分享成长的喜悦。
在巡演后接受采访时,音乐总监吕嘉表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此次巡演,既是乐团十五年来成果、实力和面貌的展示,也是乐团迈向新的更远大未来的启程时刻。”
国家大剧院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巡演合作伙伴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年支持乐团国内巡演,双方携手共进,以金融之力弘扬文艺之美,用高水准文化活动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文案:张梦涵、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编辑:张梦涵
摄影:高尚、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
视频:杜斌、白予思、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