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运动点燃课间 活力洋溢西安校园

更新时间:2025-03-10 11:29  浏览量:8

打铃即下课,课间添活力。这学期,随着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的落地,我市中小学校园里,“运动热”持续升温。

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不仅“打铃即下课,下课不拖堂”,还将体育与艺术、非遗、AI多元融合,玩法丰富,各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体育课也迎来创新,每日一节体育课成“标配”,各学校纷纷“量身定制”,为学生打造多元立体的运动成长空间。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灞桥区、浐灞国际港多所学校,感受孩子们活力满满的校园时光。

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的学生在课间玩游戏。 (记者 牛凌 摄)

打铃即下课

趣味课间成孩子们“能量补给站”

3月5日,记者走进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时,正值上课时间,校园里面一片静谧。下课铃一响,2700余名师生瞬间让校园沸腾起来。

“神笔马良”游戏区,三年级5班的学生分组练书法;“环游世界”区,三年级6班的孩子在模拟版图前玩得投入;智慧体育区,学生在动感跳舞机上炫舞PK,围观师生喝彩不断;传统游戏区,投壶、套竹筒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悦动骑行区,五年级7班的学生有序比赛,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中。

灞桥区纺织城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功夫扇。 (记者 牛凌 摄)

“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就立即落实新规,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要求‘打铃即下课、下课即活动,老师不拖堂’,确保同学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尽情享受趣味课间。”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晓芳告诉记者,为让课间更有趣味,学校设置了地面游戏、墙面游戏、桌面游戏、空中游戏、虚拟游戏等五类活动区域,学生可以在投壶、套圈、抖空竹、跳格子、悦动骑行、“环游世界”、“神笔马良”等活动区域尽情释放童趣活力。

活力跑操、刚柔并济的中华功夫扇、动感十足的韵律操、灵动的花样跳绳、舒缓身心的放松操,让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成为同学们放松身心、调节状态的“能量补给站”。“这学期我们的课间活动更丰富了,有很多好玩的游戏,老师还带着我们一起玩,特别开心。”孩子们说。

操场上,绳舞飞扬;院落里,跳格子、萝卜蹲、蛙跳欢乐满满……走进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课间同样热闹。每到课间时间,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许菁就会带着孩子们跳格子、踢毽子、跑步等。“打铃即下课确保不拖堂,让孩子们下课后自由畅快地玩,上课专心致志地学,这才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样子。”许菁对记者说。

“本学期开学,我们就用好花样跳绳‘关键招’,打好全员育人‘组合拳’,通过‘学练赛·跳起来’新路径,让‘体育课天天见+课间15分钟’真正落地落实。”采访中,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校长张春梅告诉记者,课间15分钟,学校鼓励孩子们全部走到室外,在“1+N”(即花样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足球、篮球、羽毛球,以及其他地面游戏等)中自由活动,全体师生每日大课间都会进行“1+1”(长短跑+花样跳)项目,让孩子们全面放松身心,健康自由快乐成长。

“定制”体育课

多元模式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不止课间变得更有趣,体育课也有了大变样。

体育课时间,记者在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操场看到,近十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有进行体能训练的,还有练习功夫扇的,孩子们都活力满满。

“体育课如何高效开展,学校在开学两周内就通过学生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指导手册,构建了‘四性体育课程’,一、二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体育游戏课,三至六年级增加一节体育特色课和体能课。”唐晓芳告诉记者,每周增设的体育课,主要聚焦跑、跳、投等基础技能,更强调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课,以激趣启智。一二年级开设体育游戏课,通过障碍挑战、团队协作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培养运动兴趣,开设乒乓球、功夫扇、抖空竹、花样跳绳等特色课程,融合文化传承与体质锻炼,打造一级一品体育品牌,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体能训练课,真正做到让学生身上流汗,眼里有光。

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的体育课上,花样跳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名片。张春梅表示,“我们将花样跳绳纳入体育第一课堂,涵盖基础花样跳绳知识与技巧。学校请专家为体育教师培训,教师再培训班主任,形成‘学会-勤练 -常赛’模式。每学期进行达标验收,设花样跳绳团操校园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兴趣。”

西安市浐灞第十七小学则推行“3+1+1”模式。每周3节体育专项技能课,含篮球、足球等项目;体能课设接力赛跑等趣味游戏;特色体育项目课内容丰富,一年级花棍舞、二年级踏板操……让学生体验多元体育魅力。体育教师王锦说:“每日一节体育课,既增强学生体质,又培养团队精神和毅力。”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每日一节体育课基础上,加设体能课和足球课并针对九年级增设两节专项训练课。作为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该校整合师资,围绕田径开展专项训练,构建两级培养体系。据了解,该校多名学生达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标准,彰显学校体育教育成果。

此外,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也推出“3+1+1”课程新样态。3节国家标准体育课融入中华传统武术和游戏化体能训练;1节体育特色课程构建“一师一课程”体系,打造“技能超市”,教师走班授课;1节融合实践课程按年级设计活动,保障学生每日锻炼。据该校体育教育中心主任白勇介绍,学校还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如武术与历史知识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体教融合

丰富的体育社团让孩子个性化发展

除趣味课间及各具特色的体育课外,各学校还大力推进体教融合,设立篮球、足球、啦啦操、跳绳、武术等体育社团,学生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系统训练,得到个性化发展。

在省市级足球联赛、篮球赛等赛事中,这些学校的学生屡获佳绩。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形成“课堂打基础、社团展特长、赛事促提升”的良性循环。该校篮球社团的同学告诉记者:“社团训练和比赛让我的篮球技术进步,更学会了团队协作,面对困难也更坚韧。”

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花样跳绳社团在各级跳绳比赛中多次获奖,社团负责人表示,比赛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田径队在省市级田径比赛中成绩斐然,教练表示,“学生通过训练和比赛,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运动中强健体魄,游戏中收获快乐……如今,西安市各中小学的体育变革,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体育教育体系,为学生发展全面赋能,让孩子在运动中茁壮成长。”唐晓芳说。 (西安日报 记者 牛凌 王佳玥)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