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彩蝶“飞进”星梦停车棚!这一次,艺术社区迎来与法治的深度对话
更新时间:2025-04-03 15:43 浏览量:4
摘要: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南桥撕纸艺术家何球红、何玉玮父子与南桥镇居民共创的23幅作品。4月2日,把停车棚办成博物馆的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迎来第五期展览,“星梦窗格:奉贤博物馆在星梦停车棚第二回展”正式开幕。
南桥撕纸再次点亮社区空间
东昌新村是小陆家嘴的唯一一个老旧小区。星梦停车棚位于东昌新村39号对面,当地不少居民的梦想是能拥有一个美丽干净的停车环境。后来,这个停车棚被取名为“星梦停车棚”,寓意星空下的梦想。
社区枢纽站、上大博物馆、和居委会利用隔断的悬空区域悬挂5000年前的三星堆、1000年前的龙门石窟以及岩彩画的图片展示,并且用车棚的围墙展示近4年里星梦停车的微更新再微更新的更新轨迹,前后穿梭于5000年前至今的历史展示,让居民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欣赏体验。因此,这里也在2023年成为上海首批“美术馆新空间”。
南桥撕纸展陈在停车棚内。受访对象供图
去年春节前夕,奉贤区博物馆“天下一家:国际纸艺术双年展社区展”在星梦停车棚举办。当时,“南桥撕纸”作品黏贴在停车棚的排烟窗口上,当夜色降临,灯光透出宛如一盏盏小灯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的光影效果,成为了此次“星梦窗格”展览的名称由来。
此次由奉贤区博物馆与陆家嘴街道、上海大学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星梦窗格:奉贤博物馆在星梦停车棚第二回展”,集中呈现了南桥撕纸艺术家何球红、何玉玮父子与南桥镇居民共创的23幅作品,其中12幅为南桥镇市民共创项目成果,另外9幅“星梦窗格”是何球红个人手撕的作品,内容即“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9个字。
南桥彩蝶飞入车棚少儿区
“比起剪纸、刻纸,创作撕纸作品无需剪刀、刻刀,更加安全,也更加适合老人小孩学习。” 何球红介绍,撕纸无需工具,只用双手,因此入门更加简单。尽管创作出来的图案边缘略显稚拙,却也能体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好像一幅写意画,“撕纸可以同时锻炼双手与左右脑,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艺术家何球红介绍个人作品。受访对象供图
何球红提到,展出的《星梦窗格》系列由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书画院南桥撕纸”社团、奉贤区邬桥学校“牡丹苑乡村少年宫”牡丹撕纸社团以及奉贤区老年大学“南桥撕纸”班老少成员60多人组成。
根据星梦停车棚的空间规划,其中一个区域被规划为儿童车停放区。展览将何球红与南桥镇居民用废弃的广告纸、画报纸为材料,拼贴制作出的各色彩蝶,悬挂在了这一小空间里,既传达了环保理念,又营造出“南桥彩蝶寄星梦,飞入车棚少儿区”的意境。“
法治护航公共文化服务调
在展览揭幕的同时,由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公共服务业务研究委员会、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和社区枢纽站联合发起的专题调研正式启动。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东园二居民区“露天美术馆”三个陆家嘴艺术社区实践案例,现场与居委会互动,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法律需求与制度创新,相关专家围绕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参与主体权益保障等议题展开“公共文化服务与艺术社工”为主题的深入探讨。
律师协会调研团队实地考察艺术社区。受访对象供图
策展人之一、“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介绍,4年多来,星梦停车棚已开展了5期艺术项目,并由居民志愿者进行自我管理与妥善维护,“停车棚已如同博物馆、美术馆一般形成不同展区,且颇具规模。”
他表示,“星梦停车棚”作为“艺术社区”实践的代表,其四年实践已形成独特的“星梦价值体”。“本次调研和展览开幕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延伸,更是通过法律调研探索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尝试。”王南溟说,期待这样的调研与座谈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法律修订提供实践依据,为超大城市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书写着“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篇章。
头图为停车棚内美轮美奂的南桥彩蝶。受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