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吴门书画巨擘文徵明次子——文嘉《行书致钱榖札》高清完整版欣赏

更新时间:2025-03-10 08:27  浏览量:5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代苏州长洲人,为吴门书画巨擘文徵明次子。其家族在明代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文徵明以其诗、书、画“三绝”闻名,文嘉与其兄文彭(文徵明长子)自幼受家学熏陶,成为吴门艺术传承的核心人物。

文嘉虽以贡生身份官至和州学正,但一生志趣多寄于书画、鉴藏与诗文。其艺术成就虽不及父兄显赫,却以“继家风”而著称,尤以山水画与行书见长,兼擅古书画鉴定,著有《钤山堂书画记》等。

明代中后期,苏州文人群体形成以书画应酬为纽带的社交网络,信札不仅是日常交流工具,更成为艺术创作与交易的载体。

文嘉与钱榖(字叔宝,文徵明弟子)的交游即属此类典型。钱榖出身贫寒,师从文徵明后以书画为业,精于绘事与藏书,与文氏家族往来密切,其信札往来既显私谊,亦含艺术合作。

文嘉书法承袭文徵明“温润秀劲”之风,然因个性与阅历差异,形成独特面貌。《行书致钱榖札》可作为其书风的代表。

相较文徵明书法的严谨法度,文嘉此作更显率意,明代学者詹景凤评其“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恰可印证此札中不拘细节、以意驭法的特质。

信中提及颜碑“一两之价”,揭示了明代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尺度。据文徵明《与华云札》载,一幅扇面润笔约“银一钱”,而碑拓需“一两”,足见金石拓片在收藏界的地位。此类交易常以礼品互赠为媒介,如文嘉以鉴藏建议换取钱榖的绘画合作,体现吴门文人“互惠式”艺术生态。

明代中叶,文人信札逐渐脱离台阁体束缚,转向个性化表达。文嘉此札以行书为主,间杂草书笔意,契合晚明“尚态”书风的先声。对比其父文徵明《致妻札》的端严整饬,文嘉书风更显松弛。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