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警告:一旦患上了甲状腺癌,这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更新时间:2025-03-10 13:08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生活习惯挺好,却还是查出了甲状腺癌?有人觉得是压力大、作息乱导致的,有人则怀疑是饮食出了问题,还有人认为自己就是“体质不好”,根本没办法预防。
真正让病情恶化的,往往是确诊后还在犯的一些错。很多人一旦确诊甲状腺癌,心态崩了、乱吃乱补、不按时复查,甚至听信偏方,结果本来病情可控,最后却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在医生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其实得了甲状腺癌,很多事情都要重新规划,尤其是有些事,千万不能做,否则病情可能会更糟。
很多人一听到甲状腺癌,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缺碘了?” 然后开始狂补海带、紫菜,甚至有人直接买碘片吃,以为能“补回来”。
其实,甲状腺癌的发生,和碘的摄入确实有关,但并不是单纯的“缺碘”或者“多碘”导致的,而是碘的摄入失衡。
长期缺碘者,确有诱发甲状腺问题之虞,然碘摄入过量,亦会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反倒使病情趋于复杂。
有位患者,他从小吃海鲜、紫菜、海带这类高碘食物,成年后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但因为没有其他不适,就一直没管。
后来查出甲状腺癌后,他觉得自己可能是“缺碘”导致的,于是又加大了碘的摄入量,顿顿都是海带紫菜汤,甚至还特意买了加碘盐,想着“补补更健康”。
结果半年后复查,癌细胞扩散到了淋巴结,医生告诉他,他的高碘饮食让甲状腺功能更加失衡,肿瘤的进展速度加快了。
调查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碘摄入量极高或极低的人群中都显著增加,而维持在适当水平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低。
碘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安全,关键是要均衡,如果确诊了甲状腺癌,应该让医生评估自己是否需要调整碘的摄入量,而不是凭感觉乱补。
很多人确诊甲状腺癌后,第一反应是焦虑、害怕,甚至有的人直接抑郁了,整天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觉得自己“完了”。
事实上,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不但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确实会致使病情加剧。
甲状腺本身就是一个对情绪极其敏感的器官,它受大脑的指挥,情绪波动大,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肿瘤的进展速度。
有位患者,确诊甲状腺癌后整个人崩溃了,变得极度悲观,连家人怎么劝都不管用,每天都觉得自己活不久了。
后来,她的复查结果显示,虽然她按时做了手术,但术后恢复情况很不理想,甲状腺激素水平一直不稳定,导致她的心率、代谢也出现了异常。
要是人老是焦虑或者闷闷不乐的,身体里的应激激素,像皮质醇这种,就会变多,免疫系统就会被“压制”,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变弱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可真是糟糕透顶了。
相比之下,积极心态能促进免疫细胞活性,让身体更有能力对抗癌细胞。
有些人确诊癌症后,变得特别小心翼翼,甚至连运动都不敢了,总觉得“多动一下,会不会让癌细胞扩散?”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长时间不运动,反而会让身体状态变差,甚至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稳定。
有位患者,她在确诊后,听人说癌症患者应该静养,于是几乎不怎么动,天天躺着或者坐着,觉得这样能减少身体的负担。
结果短短几个月,她的代谢能力变得极差,体重上升了十几斤,血糖和血脂都变高了,医生告诉她,这样的身体状态不仅会加重癌症,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适量运动可以帮助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身体的代谢功能,同时还能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当然,这里说的运动并不是让人去做剧烈运动,而是适量的低强度锻炼,比如快走、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不会刺激甲状腺过度工作,但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熬夜几乎是现代人的通病,但对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熬夜的危害远远比一般人更大。
因为甲状腺的激素分泌和生物钟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在晚上进行自我修复,调节免疫系统,清理异常细胞,但如果经常熬夜,人体的激素节律就会被打乱,甲状腺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加速病情恶化。
有位患者,确诊甲状腺癌后,医生再三嘱咐他要早睡,但他总觉得“已经得了病,睡觉也没用”,依然保持每天凌晨三四点睡觉的习惯,甚至有时候通宵。
结果不到半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严重紊乱,肿瘤标志物也上升了,医生告诉他,他的作息是导致病情恶化的关键原因之一。
研究也表明,长期熬夜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而褪黑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激素,它可以帮助修复细胞损伤,调节免疫系统,如果长期缺乏,会增加癌细胞生长的机会。
甲状腺癌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其实在所有癌症里,算是相对“温和”的,很多人手术后都能活很久,甚至不影响寿命,但真正影响病情的,往往是确诊后的错误行为。
这些错误,真的会害了自己,所以确诊甲状腺癌后,最重要的不是恐慌,而是科学应对,避免这些错误,才能让自己真正活得更久、更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甲状腺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徐润.甲状腺未分化癌相关铁死亡关键基因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