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志丨赵涛:允文允武——代碧武艺术之道述评
更新时间:2025-04-06 19:21 浏览量:1
允文允武——代碧武艺术之道述评
文/赵涛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即《周易》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艺境》中一语道破艺术之道。
一阴一阳。
允文允武。
又博又雅。
吾友代碧武,自幼习画,坚守艺术之道,于捞刀河畔长沙园林生态园旁罗汉庄村筑工作室,曰“博雅名苑”。
2020年10月,“畅怀——代碧武国画作品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成功举行。
花鸟传神。
笔墨畅怀。
技道相磨。
中国花鸟画自宋元文人画兴起以来,便承载着超越物象描摹的精神寄托。代碧武的花鸟画既延续了这一深厚的文人传统,又赋予“畅怀”美学以当代诠释。在他的笔下,“畅怀”不仅是技法的自由挥洒,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视觉呈现,一种生命境界的艺术表达。
“观察各种鸟类和花草不同时节的生长规律与自然神态,时间长了,这便刻在脑里,印在心里,自然就随手捏来”——代碧武自言“我生活在我的画中”。
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先生曾专门为代碧武所作花鸟画题跋:“春光。碧武画友精品。九十岁,李立题写。”
从明清写意花鸟的恣肆,到宋元工笔的谨严,代碧武融会“古意”与“今情”,笔下的杜鹃花、荷花、兰花、梅花、牡丹、鱼、翠鸟、老虎、仙鹤……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堪称一部流动的“自然美学”。
正如李亚雄《笃艺栖真自芳华》一文对代碧武艺术之道的生动解读:“碧武生活在乡村,有着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他是幸福的。乡村的山水之美,蕴涵了天地人文和德性,无私地给他以艺术的滋润。他在亲近自然中,主观世界也与时共进、光景常新。”
2023年12月29日,“砥砺——代碧武、张学军作品展”在长沙市弘山书画院开幕。
淬炼瓷艺。
砥砺心性。
器道相生。
策展人、芒果美术馆馆长邱天在展览《前言》就“碧武作画”和“学军制砚”娓娓道来:“其实,砥和砺,都是磨刀石,只不过一细腻,一粗糙”“碧武作画也已多年,从少时的追梦人到登堂入室,转益多师,深受福荫,像是从他土生土长的长沙捞刀河边捞起了绘画利器。从他所临习的宋画小品中可以看出其下过的苦功,从他所绘制的瓷器上又可以看到其跨界的探索,关公大刀,长袖善舞。”
湖南省最具影响力陶瓷大奖赛金奖、首届湖南省陶瓷装饰职业技能大赛金奖、首届湖南省陶瓷茶具装饰技能大赛金奖、潇湘杯茶器全球设计大赛铜奖……从宣纸到瓷器,从平面到立体,代碧武在墨与火的淬炼中不断抵达“器以载道”的美学维度,构建“道器合一”的审美矩阵。
溯源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砥砺”一词始终与君子人格的锻造紧密相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训诫,庄子笔下庖丁解牛“刀刃若新发于硎”的技艺境界,皆指向艺术创作中永恒的精神淬炼。
因此,代碧武执著于一场上下求索的艺术苦旅——从宣纸上的笔墨耕耘到窑火中的浴火重生,从“畅怀”的生命超越到“砥砺”的文化自觉,以“我心”为砥石,矢志磨砺出自我艺术的“博雅”之道。
代碧武,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协会理事、陶瓷艺委会副主任、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长沙民盟书画院陶瓷艺委会副主任、长沙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开福区文联副主席、开福区美术家协会主席。2018年陶瓷作品《和和美美》荣获2018年度湖南省最巨影响力陶瓷大奖赛金奖。2019年国画工笔作品《庭院祥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长沙展区获优秀奖,2020年10月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举办“畅怀”——代碧武国画作品展。参加2021年“科院杯”湖南省第一届陶瓷茶具装饰技能大赛作品《室雅茶香》荣获金奖。2022年参加潇湘杯茶器全球设计大赛荣获铜奖。2023年12月在弘山书画院举办“砥砺——代碧武、张学军作品展”,2024年5月举办“春山可望——代碧武等艺术家作品展”。
赵涛,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事)业文联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财富地理》总编辑。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