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工笔系列画集-袁媛·花鸟画卷
更新时间:2025-04-08 12:10 浏览量:4
| 出版 发行 | 设计 印刷 | 展览 写生 | 书画 定制 |
袁 媛
袁媛,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24年《惊鸿烟霭轻》入选“同源-第四届中国画作品展”。
2024年《浮生若梦》入选“‘源浚流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建院40周年建成果展”。
2024年《烟波浩渺晓霞晖》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迎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
2023年《锦绣梦星清泉上》参加“抱石风骨-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
【草长莺飞四月天】 215cm×195cm 2025年
2021年出版个人画集《云淡风轻-袁媛花鸟画集》。
2020年《回响》入选“把大凉山寄给世界“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19年《现代艺术》杂志发表文章《浅谈工笔花鸟画的“气韵生动”》。
2019年《晓来一色清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二届四川省艺术界四川省文华奖美术奖优秀作品展”。
2019年《何处秋窗无雨声》参加“花翎清韵-北京画院研修班导师提名展。
2019年《深谷寻芳何处》获“丹青钱江-第三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烟波浩渺晓霞晖】 215cm×195cm 2024年
品读袁媛的工笔花鸟画
初观袁媛的工笔花鸟画,笔法细腻,设色典雅,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语言交融,在寻常的花草飞禽中,饱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具有清新雅致、灵动隽永的鲜明个人风格。后来在与袁媛的通话中,知道她居然是华西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因从小喜欢画画,毅然放弃了众人仰慕的医药职业,义无反顾地追逐艺术之梦。2015年,袁媛的《凤尾森森倚春秋》获四川省第五届青年美展优秀奖,从此之后,她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成为颇有影响力的青年工笔花鸟画家。
【声声慢】 215cm×195cm 2023年
在题材上,袁媛以蜀地寻常的花草树木为表现对象,她通过常年写生,细致观察,以巨幅作品表现植物自由生长攀爬的勃勃生机。每幅画以一种花卉为主,配以寻常的蕨类、律草、野茼蒿等。比如《风住尘香花浓》、《千里烟波楚天阔》中的凌霄花,《若虚》和《日暖烟轻池水碧》中的夹竹桃,《深红浅红层层折》中的蜀葵,《陇南杜甫草堂之所见》中的牡丹。《梦里花落知多少》甚至让我想起了北京画院创作楼十层的三角梅,老枝虬屈,密叶繁花,一朝花落,残红遍地。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184cm×180cm 2023年
这些花草都是未被人工修剪和规训的,藤蔓和枝叶尽情蔓延,花朵绚烂绽放。袁媛近年的花鸟画已突破了传统的折枝花卉的构图,借鉴摄影视角与平面设计构成,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色彩对比,使画面兼具传统空灵感与现代视觉张力。《茜纱窗下影徘徊》便是其中的代表:蕨草簇拥着娇艳的木槿,前景是庭院中常见的律草,如铁丝盘曲的藤蔓和近于黑色的叶片如剪影般,与娇艳的木槿花形成强与弱,虚与实,黑与白的对比,使画面具有一种当代的构成感。
【锦绣梦里清池上】 184cm×180cm 2022年
在色彩上,袁媛娴熟运用传统矿物颜料、植物颜料,在延续 “随类赋彩”的自然之美的基础之上,将强调主观情感的意象色彩和追求视觉张力的装饰色彩合而为一,并将之与水墨交融,为画面营造一种和谐温润的色调。她的新作《烟波浩渺晓霞晖》以双勾填色,细致描绘丛生的凤尾竹和野茼蒿,色彩上更具装饰性和现代感,以石青、石绿和淡紫渲染,白色的茼蒿花如点点繁星坠落凡间。背景以淡淡的水墨意写江岸的水渚芦花,几只野鸭围簇在一起休憩,还未睁开睡眼。
【曾是惊鸿照影来】 276cm×180cm 2022年
写意的山水和水墨渲染的背景为画面营造了旷远浩渺的空间,与细致入微的工笔花卉并置,虚实相生,使画面的意境更为清润雅逸,摆脱了工笔画的甜俗之境。袁媛的作品大多以一种色彩为主调,有时也大胆运用对比色,如《带雨红妆湿》,红色的美人蕉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娇艳。《深红浅红层层折》中大片红色的蜀葵与茂密的绿叶同样形成红与绿的强列对比。但这种红绿对比并不显得艳俗,反复渲染的红色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和明度差异,她还以装饰性和意象性的淡绿和墨绿染花叶,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青青柔蔓处处芳】 212cm×190cm 2024年
在写生的基础上,借古诗词的意向来增加画面的诗意和历史厚度,使袁媛的工笔花鸟画意韵悠长,多了几分灵气。袁媛常借古诗词为作品命名,《野有蔓草·零露溥兮》以先秦佚名诗为题,下方描绘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的朝颜牵牛花,上方以水墨表现从山石上成排滴落的晨露。牵牛花的变化多姿与晨露的平行装饰感,既有诗意,又具有生活的新鲜感受。《绿蔓秾阴紫袖低》来自唐代诗人许浑《紫藤》中的诗句。
【野趣】 192cm×96cm 2024年
蓝紫色的花与棕黄的叶,形成梦幻的色调。《年年陌上生秋草》取自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也许是久居蜀地,袁媛仍以被一片绿意盎然的野藤环绕的芦花点出季节的轮转,那只翩然飞舞的彩蝶则是新生的希望。《一眼千年》表现溪涧边,丛生的杂草中盛放的洁白铁线莲,坡岸上一只八哥与遗落在花丛中的三星堆青铜鸟形器对望,一眼千年,这穿越时空的凝视使画面充满生命的哲思和地域文化的厚重。
【一眼千年】 184cm×180cm 2021年
袁媛的工笔画创作深植于传统的沃土,不断在构图和色彩上寻找突破,拓展题材和主题,表达诗意与哲思,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定义了工笔的“工”,不仅是技艺的工致,更是对自然与人文的工心独运。她的艺术实践既是对巴蜀地域美学的传承,也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个案。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66cm×132cm×4 2022年
【带雨红妆湿】 240cm×190cm 2024年
色彩密码:矿物颜料的时空对话
《带雨红妆湿》里,
石青、石绿与朱砂的碰撞,
让美人蕉在雨露中摇曳生姿。
袁媛独创的「三染九斫」技法,
使矿物颜料在20余遍的薄染中,
呈现出数码渲染般的细腻光晕。
【倚红偎翠换浮名】 276cm×180cm 2023年
【深红浅红层层折】 184cm×180cm 2023年
【年年陌上生秋草】 92cm×180cm 2022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
的东方美学,
在袁媛的笔端化作可触摸的诗行
《年年陌上生秋草》
化用晏几道词意
让枯萎的芦花与彩蝶共舞生死轮回。
【城阙外姹紫嫣红】 264cm×132cm 2023年
【绿蔓秾阴紫袖低】 248cm×132cm 2024年
【陇南杜甫草堂之所见】 265cm×131cm 2024年
【花影扶疏自满庭】 173cm×188cm 2021年
【古岸生清泉】 184cm×200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