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最怕缺钾?长期服药的人,建议多吃这3种高钾食物
更新时间:2025-03-10 13:59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张大爷今年68岁,年轻时是个老烟枪,血压也一直高,前年查出冠心病后就开始按时吃药,每天也坚持锻炼,饮食上控制得很严格。
可最近几个月,他总是觉得没力气,腿还时不时抽筋,晚上睡觉时心脏也有点不太舒服,去医院一查,医生告诉他,血钾太低了,让他赶紧调整饮食。
张大爷有点懵,钾不是跟香蕉、土豆这些食物有关吗?跟心脏病有什么关系?
医生叹了口气,说,心脏病最怕的就是缺钾,特别是长期吃药的人,更容易出现低钾的情况,很多人都是在身体出现明显症状了,才发现钾已经严重不足。
血液里的钾浓度虽然不高,但它对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至关重要。
人体的肌肉收缩、神经传导都离不开钾,尤其是心脏这种特殊的肌肉器官,对钾离子的依赖更强。
研究数据显示,血钾每下降0.5mmol/L,心律失常的风险会增加30%,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
特别是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利尿剂的人,药物会促进体内钠的排出,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钾,时间久了,就可能导致低钾血症。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时感觉还好好的,但一旦出现乏力、心悸、手脚发麻的症状,往往已经是缺钾比较严重的信号了。
低钾对身体的影响远不止心脏,它还会影响血压的稳定。钾和钠在体内是相互拮抗的,简单来说,钾多一点,血压容易降下来,钠多一点,血压容易升高。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增加钾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幅达4-6mmHg。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高血压患者少吃盐,同时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
但很多人对补钾没有概念,甚至有人误以为吃香蕉就能补够钾,实际上,香蕉的钾含量并不算特别高,每100克香蕉含钾约350mg,而人体每天的钾需求量在3500mg以上,光靠吃香蕉补钾,可能要吃上十几根才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除了影响血压,缺钾还会让血糖变得不稳定。钾是胰岛素正常分泌的重要元素,研究发现,血钾水平低的人,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下降,导致血糖波动更大,长期下来,还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022年《糖尿病护理》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近5000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血钾较低的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血钾的人高出18%。
对于已经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来说,低钾还可能让病情变得更难控制,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很多人觉得,缺钾就应该赶紧补充含钾的食物,但医生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高钾食物都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些食物虽然含钾丰富,但同时也含有较高的磷或嘌呤,比如动物内脏、豆类、深色绿叶菜,这些食物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加体内代谢废物的负担。
对于长期服药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高钾食物更重要,既要保证钾的摄入量,又不能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除了常见的香蕉和土豆,一些不太被关注的食物,其实也是补钾的好选择,比如南瓜。
南瓜不仅钾含量高,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稳定血糖,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50克南瓜,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心律不齐的风险。
特别是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南瓜的膳食纤维比较细腻,容易消化吸收,是一种很适合补钾的食物。
还有一种被很多人忽略的高钾食物——牛油果。每100克牛油果含钾量高达485mg,比香蕉还要高。
而且牛油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好处。2018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吃牛油果的人,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吃的人低22%。
牛油果的脂肪虽然较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对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有帮助,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补钾食物。
但牛油果的热量相对较高,不适合一次性吃太多,一天半个到一个就足够了。
还有一种高钾食物是橙子,特别是橙汁,每100毫升橙汁的钾含量大约是200mg左右,适量饮用橙汁可以帮助补充钾,同时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增强血管的弹性。
研究发现,维生素C摄入充足的人,血管的炎症反应较低,动脉硬化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对于长期服药的人来说,适量饮用橙汁,不仅能补充钾,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但要注意,橙汁的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量,建议选择鲜榨橙汁,而不是超市里添加了大量糖分的果汁饮料。
既然钾对心脏这么重要,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那些容易缺钾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饮食调整,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低钾血症?
这个问题其实比想象中复杂,因为除了饮食,钾的流失还和生活习惯、药物使用、肾脏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长时间出汗会导致大量钾流失,特别是夏天或者剧烈运动后,体内电解质失衡,容易出现疲劳、乏力、心律不齐等症状。
此外,喜欢喝咖啡和茶的人,由于这些饮品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会加速体内钾的排出,导致血钾水平下降,长期大量饮用,甚至可能引发低钾血症。
某些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肾病、糖尿病、长期腹泻等,也可能影响体内的钾平衡,使得钾的吸收减少或流失增加,导致体内钾水平长期低于正常值。
而且,一些药物,比如降压药、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影响钾的代谢,使身体更容易缺钾。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更科学地预防低钾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以及药物使用情况来综合分析,例如在高温环境或运动后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减少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或补充适量的钾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低钾对身体造成的潜在危害。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孟海英,张淑梅,王静.心脏外科术后补钾的不同途径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0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