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他是溥心畬堂兄,琴棋书画皆绝,73岁却神秘失踪
更新时间:2025-04-09 05:05 浏览量:6
1966年8月30日,溥雪斋失踪了!
那天,溥雪斋被抄家,他宝贝的字画被当众焚烧,日夜抚摸的古琴也被那些人一人一脚踩碎。
其他画家遭遇此劫,个个哭天怆地,溥雪斋却很冷静,他牵着女儿来拜访老朋友关仲航。
见到溥雪斋,关仲航差点没认出来,他衣衫不整站在关仲航家门口,下巴的那把胡子也没有了。
关仲航赶紧把他拉进门,这时候才发现溥雪斋全身颤抖,说不出话。
他惊悚地看着关仲航,将手背在在颌下比划了一下,无声跟他解释,胡子被人剃掉了。
猜想老朋友还饿着肚子,关仲航连忙去张罗煮饭,然而厨房烟火气冒起,溥雪斋已静悄悄地离开了。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人见过溥雪斋,有人说他离开时身上带着10斤粮票、还有7块钱,携着他的女儿一起走的。
至于他们去了哪里,如今是生是死,无人知晓,成了中国画坛永远的谜。
溥雪斋本名溥伒,是道光皇帝曾孙,他比溥仪大了13岁,溥仪登基后,溥雪斋便成了皇兄,先后任乾清门行走、备引大臣、前引大臣。
在画坛,溥氏清朝贵族中溥心畬最为人所知,但其实溥雪斋的学识、才华完全不输于溥心畬。
溥雪斋自幼自幼饱读史书经史、能文善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画技更不在溥心畬之下,早年就出版了《雪斋画集》。
1925年,溥雪斋挑头,与溥心畬、溥毅斋等一帮皇室贵胄、宫廷画家结社成立“松风画会”,一时为京津画坛注入了新鲜且高贵的血液。
后来,叶仰曦、溥松窗、溥佐、关和镛、祁井西、启功等也相继入会。
那时候的松风画会,名家高手如云,大家画累了或腻了,就聚在一起弹古琴,曲高和寡、高山流水,画中的水流入谷底,仿佛在激荡间溅出了回音。
启功先生曾这样描述,“俨然就是一次小型的画会或古琴音乐会”。
松风画会以劲松品格为其宗旨,倡导厚重、精湛、儒雅之风尚,为了不忘初心,每个会员都取了个含有“松”字的号。
溥雪斋号松雪,溥心畬号松巢,关仲航兄长关稚云也入了会,号松房。
溥雪斋住在无量大人胡同,离王世襄住的芳嘉园不远,溥雪斋有事没事就常去串门。
他回忆说:“溥先生入门即坐临大案,拈笔作书画。得意时频呼‘独!’‘独!’。‘独’为伯驹先生口头语,意近今日之‘酷’。”
溥雪斋随兴作画,今日是画兰还是画山水,全看心情。
溥雪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可,书法刚开始学习赵松雪,后宗王右军李北海,中年后则习米芾之风。
画初承宋元,精整俊逸,后袭明清士人格调,淡远萧疏,山水花鸟人物鞍马俱佳,尤其擅长画兰花,风神飘逸,当称冠绝。
抗战前《湖社月刊》上面刊登了画家们各自的润例,溥雪斋和溥心畬合作的扇面每叶要二十元,比其他画家贵上一倍不止。
但后来,溥心畬在画坛声名鹊起,人人都知他是溥仪的皇兄,而同样有皇族血统、画技不逊色的溥雪斋却默默无闻。
除了有他后面突然失踪、下落不明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在琴方面的天赋盖过了画。
虽说古琴对溥雪斋而言,是生活的一味调剂品,他没有将其当作是一门职业。
不仅是琴,包括画以及其他,溥雪斋都秉持着游戏的心态。
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他更像一个自如的高级玩家,聪明、爱玩、洒脱,贵族那种从容不迫的生活乐趣,已经深深烙进了他的骨骼里。
溥雪斋还在辅仁大学艺术系任教时,有次和朋友玩骰子,一晚上就输掉了自家京华豪宅。
他也不耍赖,愿赌服输,第二天就搬家,租住在一间四合院里。
王世襄听说此事,以为溥雪斋最近要捉襟见肘地生活了。
结果,上班偶然路过溥雪斋的家,王世襄觉得自己该多操心操心自己。
因为他亲眼目睹,溥雪斋的夫人佣人簇拥着恭送溥雪斋去上班。
车夫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依旧是熟悉的贵族排场,惊得王世襄都不敢大剌剌地路过……
王世襄看了看自己,决定明天要骑自行车去上班,不能这么寒酸。
但溥雪斋不是有意炫富,他就是大排场惯了,很不注重小细节。
有时候跟朋友聊着天,他手痒了,招呼都不用打一声,就走到琴面前开始弹了起来,还要边弹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你听听,你听听,这音儿,这音儿,我弹的!”
(弹琴的人是溥雪斋)
苍天就是如此不公平,资质驽钝的人,在一件事上花费多少心力,也许都够不到门槛。
有天赋的人,撬动一门技术,只需要三分力气,剩下的七分就是随意。
溥雪斋正是后者,他把琴玩到了何种程度,连周总理都知道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后,溥雪斋经常代表艺术家,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一旦需要出文艺晚会招待外国来宾,周总理必点名溥雪斋前去献曲。
溥雪斋的儿子毓陟初回忆:
“在父亲第一次参加那里的演出后,周总理特意到后台找到他说:‘溥老的节目很受欢迎,祝贺你演出成功。我是你的听众,感谢你的精彩演奏。’”
溥雪斋参加50年代第一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时,散会后周总理得知他没车接送,坚持要送溥雪斋回家。
溥雪斋推脱不了,只能从命,车开到快到胡同口,周总理公务繁忙,溥雪斋担心耽误他的时间,就说在路边把自己放下来就行。
周总理却说,“送人要送到家嘛!”最后,车子一直开到大门口。
从那之后,溥雪斋参加的会议,但凡周总理也有参加,溥雪斋回家都有专车接送。
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溥雪斋被聘为名誉画师,召开成立大会时,周总理也来参加了。
会后全体合影留念环节,画院特地为周总理安排了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
周总理却绕到溥雪斋旁边坐下,风趣地说:“咱们来个满汉联欢吧!”
有次溥雪斋路过政协礼堂,刚好碰上里面在办舞会,周总理见到他,连忙拉他进来一起跳舞。
溥雪斋不会跳舞,进去后有些拘谨,坐在角落不敢动。
陈毅副总理过去拉他,“溥老你是个音乐家,应该喜欢跳舞啊,怎么总是坐在这里?多活动活动对身体也是个锻炼嘛!”
溥雪斋再次盛情难却,跟着进了舞池。
溥雪斋70大寿,周总理自己有要事在身,还专门安排陈毅副总理以他的名义,在紫光阁摆一桌,给溥雪斋庆生。
吃完饭回到家后,溥雪斋仍觉得受宠若惊,感慨道:
“像我这样的人,多大岁数、什么时候生日,总理都了如指掌。而且还要为我设宴祝寿,对我真是关怀备至了。”
当时的溥宅,已经不如往日风光了,旧王孙的大势已经过去。
六十年代初的溥雪斋,请客人吃饭,还要差夫人提着电风扇出门换十块钱菜,买肉的钱还是赊账的。
贫穷的生活还在适应,新的灾难就接踵而至了。
溥雪斋后期再穷,也没想过动那些书画、古琴、藏品一分,他拿去典当换钱生活的东西,多是日常用品。
所以,当那些宝贝全被抄走,溥雪斋的精神支柱垮成了废墟,73岁的他变得一无所有。
或许,失踪没被找到,对他来说已然是幸运的了。
出逃又被抓回来的画家不计其数,民国才女陈小翠不正是两次出逃、两次被抓回,又被施以更残暴的对待吗?
溥雪斋还能带着粮票、揣着钱离开,陈小翠被抓回来后,身上的粮票和钱全被抢走了,最后万念俱灰之下,她只能开煤气自尽。
溥雪斋是成功出逃的陈小翠,而陈小翠是出逃失败的溥雪斋……
下面是溥雪斋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