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任明•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

更新时间:2025-04-09 08:59  浏览量:5

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任明题《破界》

任明 1968年出生于亳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团成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亳州市文联副主席、亳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亳州市书画院名誉院长、亳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亳州学院客座教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原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1988年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得全国著名画家孙其峰、白庚延、吕云所、霍春阳、何家英等诸师亲授。

2010年,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生班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聘为助教,同年赴韩国参加首届中韩双向当代美术家作品邀请展;2012年,赴美国参加“徽风2012·中国安徽新徽派美术赴美作品展”;2013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安徽新徽派美术赴英国作品展,同年参加首届中国地域美术发展战略论坛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14年,应邀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2014艺术中国·中国画走进联合国作品邀请展”;2015年应邀参加“关爱和平·禁核试条约组织反对核试验、世界和平艺术精品展”;2016年,赴日本参加中国“新徽派美术作品展”;2017年,参加“海丝之路·潮起象山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走进新时代·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古韵亳州》参加“大淮河”采风创作成果获得银奖。2019年,参加"绘美长三角”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臻美大境”2019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安徽电视台《我爱诗书画》栏目专题报道;2021年被安徽省文联评为“最美文艺志愿者”;2022年创作抗疫主题作品多幅发表报刊杂志;2023年被安徽省文联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优秀文艺工作者;2024年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中国艺术创作院授予“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贸易报》、《世界知识画报》、《东方收藏》、《今日安徽》等报纸杂志发表专刊;出版有美术教材《写意梅花》,《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由新华书店发行。雅昌艺术网、卓克艺术网、凤凰新闻、搜狐网、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网专题推介。部分作品被国际友人、宾馆车站、政府会议大厅、博物馆、美术馆等个人和机构收藏 。

浅论任明绘画创作的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

——喻建十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与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双重语境下,中国水墨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转型。任明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代表性画家,其创作实践既保持着与传统文脉的血脉相连,又展现出鲜明的当代意识,在笔墨语言、空间图式和意境营造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创造性转化。本文将从艺术语言革新、哲学内涵深化、文化价值重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任明绘画艺术的独特贡献与当代意义。

西淝河畔(之一)

一、艺术语言的解构与重构

任明对传统笔墨体系的革新,首先体现在对笔法系统的创造性转化上。他提出的"笔墨随心""书画本源"理论,自然万物呈现心中物象,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线条表现上,发展为具有当代特征的笔墨语言。

西淝河畔(之二)

在作品《巍巍太行》、《绝壁长廊》中,中锋用笔取法北碑的雄强骨力,侧锋皴擦融汇南帖的灵动韵律,形成刚柔相济的独特笔性。这种笔法创新既保持了"骨法用笔"的传统精髓,又赋予线条以现代构成感,使传统笔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如艺术家所言:"笔锋行走于纸上的轨迹,既是时间的记录,也是空间的建构。"

乡村池塘

在墨法语言的探索上,任明突破了传统"墨分五色"的局限,发展出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复合墨法系统"。在《黄河颂》的创作中,他创造性地将宿墨、新墨与微量矿物颜料并置,通过泼墨、积墨、破墨的交替运用,构建出层次丰富的视觉肌理。特别是对水法控制的突破性探索,使水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物质感和空间深度。这种墨法创新不仅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维度,更重新定义了水墨材料的当代可能性。

春韵

二、哲学内涵的当代诠释

任明绘画的独特价值,更体现在对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诠释上。在意象系统的构建方面,他发展出"双重编码"的创作方法。以《大漠胡杨》为例,胡杨这一传统意象既承载着"岁寒后凋"的文化寓意,又通过强烈的形式构成和材质实验,传达出对生命韧性的现代思考。

苍松翠柏

这种意象的双重编码,使作品既能唤起观者的文化记忆,又能引发对当代生存境遇的深刻反思。正如评论家所指出的:"任明笔下的胡杨,既是自然物象,又是文化符号,更是精神图腾。"

无尘(之一)

在空间表现方面,任明将道家"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转化为独特的视觉语言。他常用的"动态散点透视"理论,将传统"三远法"发展为包含宏观"游观"、中观"聚焦"和微观"显微"的多维观察体系。

无尘(之二)

在《古韵亳州》、《黄土高坡》、《太行山》系列作品中,这种空间处理方式既延续了传统山水"目既往还"的观照方式,又创造出符合现代视觉经验的新型空间范式。画面中虚实相生的布局,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对心灵空间的建构。

飞泉如雪

三、文化价值的当代重构

任明的艺术实践对中国画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他通过创作回答了"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实现现代转型"这一时代命题。其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三重回归":在形式语言上回归笔墨本质,在审美理想上回归意境追求,在文化精神上回归东方智慧。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带着现代意识的创造性转化。正如他在创作手记中写道:"传统不是我们要回归的终点,而是我们出发的起点。"

绝壁长廊

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任明的艺术探索为构建当代中国画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参照。他的实践表明:传统艺术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形式创新,更在于对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

巍巍太行

在国际文化交流巡展中,任明的作品成功实现了跨文化对话,证明中国画不仅属于过去,更可以参与全球艺术的当代建构。这种跨文化实践,既避免了东方主义的自我异化,又超越了简单的民族主义表述,展现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碧野黄沙寂寞长

结语:水墨精神的当代延续

任明的绘画艺术代表了中国水墨从传统走向当代的一种成功路径。在文化自觉日益增强的今天,他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深入传统精髓,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只有立足民族特色,才能贡献世界艺坛。这种艺术探索,正是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漫山红野

任明的艺术告诉我们,传统不是静止的遗产,而是流动的智慧;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创造性延续。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日益深入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任明这样的艺术家,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推动中国水墨艺术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明月照归人

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型,不仅关乎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更关乎东方美学精神在当代世界的表达与传播。在这个意义上,任明的探索已经超越了个人创作的范畴,而具有了文化发展的普遍意义。

黄河颂

正如艺术史家所言:"任明的艺术实践,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邀约。"在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型中,他既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也是一位智慧的传承者,更是一位面向未来的建构者。这种多重身份的统一,正是其艺术最珍贵的品质所在。

笔者:(喻建十: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千峰逐雾

古韵亳州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