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画展暨艺术分享会昨日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
更新时间:2025-04-10 15:21 浏览量:2
2025年4月9日,由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淮安市美术家协会承办,北京国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周京新画展”在淮安市美术馆开展。下午3:00,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艺委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京新在淮安市美术馆1号展厅举行艺术分享会。
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有:
苏州市美协主席陈危冰;
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懿;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栾剑;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谭雷鸣;
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人物画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秦修平;
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梁雨;
南京芥墨艺术馆馆长葛高路;
建湖美术馆馆长杨华;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蒯惠中;
苏州国信画院院长王斌;
苏州太仓美协理事周文明;
出席分享会活动的还有周京新主席的学生们、淮安书画院全体书画家、淮安市美术馆全体工作人员、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艺术爱好者。
艺术分享会现场
谈到此次展览,周京新介绍了其多个系列作品,如句容、无锡惠山、扬州瘦西湖、连云港云台山等地的写生系列,以及战士系列和花鸟鱼系列。他表示,近年来自己延续以系列形式进行创作的习惯,以此集中精力捕捉特定时间段的感受。他指出,中国画虽历史悠久,可借鉴元素丰富,但也存在弊端,特别是写意画易陷入程式化、概念化套路,主要因为传承中的固定方法制约和制作周期短导致的细节忽略。因此,他本人不断通过系列创作进行研究探索,寻求突破,锻炼在实景前的创作自由。
周京新特别提及在瘦西湖连续十多天的写生经历,他通过固定实景来锻炼自己的创作自由,避免被实景牵制,忘记创作初衷,陷入描摹而非表达的困境。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反省调整,避免惯性重复,力求笔墨语言上的变化。他强调,创作中的熟能生巧虽有益,但也易导致个性化语言构建的危机,因此他在画作中尽可能寻求变化。他认为,延续的东西虽可为主导,但一定要有新鲜感,要克服惰性,不断努力。他坦言自己经常对之前创作的作品不满意,认为还有进步空间,这种态度促使他持续创作、学习,而创作也是开发自己潜能的过程。此次展览,正是他近些年自我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呈现。
本次活动由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馆(院)长干露主持
干露:本次展览作为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2025年度的开篇之作,所有展品均为在淮安市美术馆首次亮相,其中三个写生系列更是首次公开展出,我们非常幸运能见到这么多从未展示过的作品。我们非常珍惜这次展览,向周京新表示感谢,期待他今后能有更多好展览、好分享带到淮安市美术馆,让淮安艺术界和市民有更多机会学习和欣赏。
周京新向淮安市美术馆捐赠作品,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副馆(院)长徐为零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导赏现场
交流会结束后,周京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展厅内为观众导览,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细致解读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艺术心得。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线上直播热闹非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纷纷涌入,留言互动不断。周京新耐心细致地回答了观众们的每一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分享艺术的乐趣。
本次展览是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2025年度的首场展览,共设置九个板块,分别为“愚园写生系列”、“惠山荷轩写生系列”、“瘦西湖三友亭写生系列”、“海州写生系列”、“荷系列”、“战士系列”、“2018角色系列”、“秋系列”和“游系列” 。从都市园林的精巧景致,到戏剧人物的鲜活神态,再到花鸟游鱼的灵动身姿,画家的每一笔都饱含深情,笔下栩栩如生的水墨形象,不仅展现出画家澄怀观道的心境,更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展览于2025年4月9日至4月23日在淮安市美术馆1、2号展厅展出,欢迎大家到馆观展。
合影留念
(来源:淮安市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周京新,1959年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苏通州。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艺委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画作品《水浒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
《扬州八怪》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西游记组画》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
《战洪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羽琳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