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次强调:最伤血管的行为,不是剧烈运动!而是频繁去做3事
更新时间:2025-03-10 15:35 浏览量: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想过,血管在你生活中最常受到伤害的时刻,竟然不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而是你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日常习惯呢?
最近在医院,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患有心血管问题的老年人,常年无大病痛,也不常做剧烈运动。
然而他们的血管却因为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出现了问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潜移默化中已经伤害了他们的血管。
在一些患者身上,我发现这些小小的生活习惯,往往是在日积月累中,给血管造成了负担。
即便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依旧出现了血管变硬、血流不畅等问题,如果不是剧烈运动,哪些行为才是伤害血管的真正元凶呢?
很多人觉得憋尿只是个不良习惯,憋久了最多是膀胱不舒服,解完手也就没事了,其实,频繁憋尿对血管的伤害,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严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时间憋尿甚至可能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退休老人,他平时饮水较多,但总是习惯性地憋尿,早上出门锻炼前,他不喜欢上厕所,到了广场上总和朋友聊得忘了时间。
回到家后,他就感觉头晕、心跳加快、胸闷难受,休息后也不见缓解,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血压突然飙升。
而且血管内有明显的狭窄情况,甚至有脑卒中的前兆,医生告诉他,这些问题很可能与他频繁憋尿有关。
很多人不知道,憋尿会直接影响血管健康。憋尿时,膀胱不断膨胀,神经系统会持续释放信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素的激增,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增加心脏的负担,更危险的是,长期频繁憋尿还可能导致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这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容易引发血管痉挛,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憋尿时人体的血压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憋尿带来的突发风险更高。
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就下降,频繁憋尿无异于反复给血管施加压力,加速血管硬化和老化的进程。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及时排尿非常重要,即便在睡前,如果感到膀胱不适,也不要犹豫,及时起床上厕所。
频繁憋尿可能是你意识不到的血管“隐形杀手”,一旦引发并发症,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很多人知道长期压抑不利于健康,却忽视了情绪激动的危害,无论是大喜、暴怒,还是突然受到惊吓,情绪起伏过大都会给血管带来严重的冲击。
短期内可能只是心跳加快、胸闷不适,但长期下来,血管的损伤却往往悄无声息,直到病情严重时才显现出来。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中年患者,脾气急躁,性子直率,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稍有不满就容易情绪激动,甚至常常在饭后与家人发生争吵,有一天,他在与亲人激烈争吵后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发现,他的大脑血管破裂,医生判断,这很可能是他长期情绪激动、血压波动过大导致的突发脑卒中。
人要是频繁情绪激动,身体就会分泌好多应激激素,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类的,血管就会猛地收缩,心跳也加快,血压“唰”地一下就升上去了 。
而血管在突然收缩时,容易发生内皮损伤,久而久之,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变得更加脆弱。
一旦在某个时刻血压骤然升高,脆弱的血管便容易破裂,诱发心梗、脑出血等严重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血管壁变薄、弹性降低,一旦受到激烈情绪的刺激,血压波动更容易失控。
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的人来说,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反而能有效保护血管,减少突发事件的风险。
熬夜对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长期熬夜对于血管的损害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熬夜对血管的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让人感到疲惫,还能破坏身体的修复机制,增加血压,造成血管的硬化。
长期熬夜对血管的最大危害是,它扰乱了体内的激素分泌,特别是对压力激素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在睡眠过程中分泌生长激素,它有助于血管的修复和新陈代谢。
然而,当你长时间熬夜,体内的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不仅会增加血压,还会加剧血管的老化过程。
我记得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虽然已经进入了退休状态,但常年养成了熬夜看书的习惯,每天都习惯性地晚上11点才入睡,早上又很早起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出现头晕和胸闷的症状,检查结果显示,长期熬夜让他的血管健康遭遇严重损害,动脉硬化逐渐加重。
这样最终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工作,对于他这种已经有一定年龄的老人来说,熬夜的习惯让血管的老化速度加快,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管的健康关乎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关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行为,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保护血管,避免潜在的健康危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最伤血管的行为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董延晨.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