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烛照红妆”到“绿肥红瘦”:解码海棠在古代艺术家笔下的视觉基因》
更新时间:2025-04-17 21:56 浏览量:4
京城四月,是花的海洋。丁香垂紫、牡丹吐艳、月季攀篱、杏花堆雪,今天我打开手机相册,使我独醉于我原来农家小院里的两株海棠的芳影。一株巴黎海棠娇艳似火,一株西府海棠柔婉如诗,前者如西洋油画般浓烈,后者似水墨丹青般清雅。西府海棠最是牵人魂魄,其花枝斜逸若美人慵起,淡香氤氲恍若月下箫声,每当我翻看相册,那些定格的花影总将人拽回庄园春深。
千年文脉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的《海棠》诗如星子闪烁,至今脍炙人口。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因爱花心切,点燃蜡烛照亮海棠,生怕其“睡去”,展现了苏轼对海棠的痴迷与浪漫情怀。我后来才感觉到“灯下看花更美几分”的真实感受
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以拟人手法描绘雨后景象:“绿”指绿叶繁茂(肥),“红”指花朵凋零(瘦),生动表现了暮春时节风雨摧花、叶盛花残的对比画面。唯见深碧叶片承着晨露,倒像是替凋零的花魂贮着泪珠。
我喜欢海棠花,它花姿潇洒,柔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富贵、吉祥,被誉为“花中神仙”,常与玉兰、牡丹搭配寓意“玉堂富贵”。正好这个星期西城楹联团队创作的题目“春天的花”诗词,特把我的拙作奉上,请诗友们指正,
《七律·咏海棠》
京城春色艳花丛,午后沙沙临暴风。
晓露含香沾地翠,暮霞凝锦映天红。
东坡烛耀千年赞,清照词雄万载崇。
勿叹海棠随逝水,转年重赏喜相逢。
真正的海棠从未凋谢,它开在东坡的烛影里,绽在李清照的残酒中,亦永恒摇曳于每个中国人审美的基因深处。
作者:宋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