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活态传承共赏千年匠心 2025年西安市非遗社区行走进曲江中心社区

更新时间:2025-04-18 02:28  浏览量:2

除精彩的舞台表演,现场还设置有非遗展示体验区,牢牢地吸引了众多市民沉浸在大美非遗之中……4月17日,一场非遗盛宴在西安曲江街道曲江中心社区火热开场,唐流彩、秦腔脸谱、缠花、夏家刺绣等17项特色非遗集结亮相,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独特且迷人的魅力。

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雁塔区文化馆、雁塔区曲江街道办事处承办,雁塔区曲江街道办事处曲江中心社区、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雁塔区琴歌协会协办的“非遗志愿行 文化进万家”2025年西安市非遗传承志愿者队伍进社区行——走进曲江中心社区活动,旨在大力推动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深度促进非遗与社区的融合。活动以“非遗+社区”为核心,通过非遗展演、互动体验、惠民市集等多种形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与雁塔区文化馆共同邀请的,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与游艺等多个领域的,17项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为社区群众过带来高质量文化体验。

当天上午,活动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激情澎湃的热情,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大家急速地聚拢观赏,现场欢悦沸腾。秦腔表演艺术家字正腔圆的唱腔,引得不少老年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红拳传承人精神抖擞,扎稳马步,刚劲有力地展示着拳法,看得大家热血沸腾。古琴演奏的悦耳悠扬,让现场观众沉浸琴韵之中,琴声如涓涓细流,时而舒缓,时而激越,展现了传统音乐的深邃意境。

曲江街办还精心组织了3个社区文艺节目,合唱、舞蹈为居民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在西安剪纸、钟南山钟馗信仰民俗、秦腔脸谱绘制、板胡制作、关中礼馍、陕西缠花、雁塔结绳、唐流彩等非遗项目展位前,围满了好奇的群众,大家争相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有的学习剪纸,有的尝试扎染,还有的跟着老师学做花馍,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剪纸技艺展台前,传承人雷俊一边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一边示范如何剪出精美的窗花图案。不少市民在指导下尝试剪出“福”字和生肖图案,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剪纸,今天自己动手试了试,才发现这门艺术真不简单!”社区居民李阿姨兴奋地说。

关中礼馍展台则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传承人党亚贤手把手教小朋友们捏制各种造型的花馍,有小兔子、金鱼、玫瑰花等,栩栩如生。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揉面、塑形,体验传统面食文化的魅力。“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还能学到非遗知识,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一位家长说。

扎染技艺的摊位前同样人气爆棚,传承人展示了如何通过捆扎、浸染等步骤制作出独特的蓝白花纹布料。许多年轻人被这项古老而时尚的技艺吸引,纷纷从扎制布料开始学习。“没想到传统工艺也能这么潮!”一位大学生赞叹道。

“推动‘非遗进社区’常态化,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时代生命力。”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李晴表示,通过本次全方位、近距离展演展示非遗文化,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还增强了老百姓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未来,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以非遗为纽带,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