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凝固态与现实运动态的量子纠缠:清艺博“谢晓泽新作展——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
更新时间:2025-03-10 16:31 浏览量:8
闻名遐迩的敦煌,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遐想。敦煌是凝固于岩壁的史诗,当艺术家的目光穿透洞窟的幽暗,斑驳的壁画裂解为无数跃动的色块,飞天的衣袂在时空褶皱里延展成永恒螺旋,千佛的面容在氧化与剥落中叠印出抽象肌理。这座荒漠中的美学圣殿,以其惊人的包容性吞吐着不同维度的艺术语言,让斑斓颜料与数字像素在文明长河中共振……
1900年6月22日,居住在莫高窟下寺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甬道积沙时,注意到墙壁上的裂缝,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被封闭的小洞窟。这个只有大约七平方米的斗室里,隐藏着公元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
这批文物数量巨大、内容极其丰富,后来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藏经洞发现之后,英、法、日、俄等国探险家接踵而至,文物惨遭骗购劫掠,大部分不幸流散于世界各地,现今分藏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东方研究院等机构,仅有少数留存中国国内。
这个曾经积淀着六百多年历史和文化的密室,如今空空如也。作者到处搜索记录藏经洞和及藏品原貌的照片,而能找到的寥寥无几。
如何以仅存的蛛丝马迹来还原一个场景,以推测和想象来建构相对完整的历史画面?
如何表达断裂、流散和损毁,探讨缺失、空虚和历史创伤等主题?
如何把考古分析和诗意遐想带入艺术创作之中?
这些问题成为这位艺术家在敦煌创作的起点……
他以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翻检经卷的照片为基础,通过想象与推测,以巨幅立轴再现了藏经洞的全景并将其置于依据唐代《全天星图》构建的天穹之下。画面中,古旧书画的木轴轴头或穿纸入墙,或散落于外,隐喻了文物流散的历史。伯希和在敦煌考察期间骗购了大量的藏经洞珍贵文物运往法国,这些文物至今分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伯希和的考古和研究活动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但伯希和以及其他外国探险家造成了中国古籍和文物的流散,可视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列强对中国的文化掠夺,成为中国“学术之伤心史”。
《中古时代的星空:伯希和在藏经洞》
纸本丙烯、木、金属、古旧木轴
2023年
以水墨长卷中多个段落为基础,他还创作了多媒体装置《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部分)
沉浸式多媒体装置
动画设计:陈芷豪 王凯 音效:马仕骅
5分10秒
2025年
艺术家在展厅中搭建了藏经洞内部空间的立体模型,采用3D视频投影,以动态方式进一步展现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宇宙模型的概念和图式;三界九地、曼茶罗、星图等多种立体结构相互转换、叠加、衍生不息,为小伙伴们创造了更丰富的身体和视觉体验。
水墨长卷围绕藏经洞独特的历史和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展开。它综合了笔记、图表、书法、建筑、雕塑草图等元素,引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图像片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学习、思考、想象和构思的过程。艺术家把曾经被封闭了近九百年的藏经洞当作保存着中国文化基因的“历史琥珀”“记忆岩层”和“时间胶囊”,探讨充盈和空虚、聚集和缺失之间的关系,并在其内部投射各种想象,以不同段落展开一系列主题。
《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长卷)(部分)
宣纸水墨
2017-2024年
《历史的琥珀》水墨长卷展开的是三维空间的想象,其中一些段落成为雕塑和装置的构思和蓝图,并于2019年夏天开始了数年的实验与创作。艺术家根据藏经洞真实空间的数据以3D打印、手工调整做出缩小的立体模型,再根据模型制作塑胶模具。
展厅掠影
基于此,他与团队用菲林刻成的佛经文字和不同的死文字分层浇筑于琥珀色的树脂之中,创造了文字沉浮、聚散的效果,实现了“文字之雨”和“语言沉积”的三维转换;以岩彩和树脂色精结合,把藏经洞出土唐代绘画的丰富色彩组合转化为抽象构图,创作而成了“溢彩流金”的“艺术史岩层”;使用了丝绸、麻布和不同色调和肌理的纸屑,混在树脂中分层浇筑,木棍穿插其中,实现了具有丰富肌理效果的“触摸材质”。时至今日,“三界九地”主题的实验仍在进行中。
《历史的琥珀系列雕塑》(部分)
“谢晓泽新作展——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所展出的绘画、雕塑、笔记资料、装置、影像、VR等百余件展品,既是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哲学思辨的相互启发,也是艺术媒材和视觉形式的扩展和互动,体现了谢晓泽对敦煌藏经洞调研和思考的成果。这些展品以其不同的语汇和视觉效果构成多元的感知维度,引导观众体味人类历史和宇宙运动的交汇。
展览海报
当月光掠过莫高窟崖壁的洞窟,不仅映衬出历史的阴翳,更衍射为未来的光谱。这里每道斑驳的裂痕都在释放艺术变异的可能,每粒风化的砂岩都在孕育跨维度的美学胚胎,孕育出超越时空的纯粹美学。这就是敦煌艺术的生命力。
▼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