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糖尿病人,“最低血糖”别低于这一标准!血糖低,或有3风险
更新时间:2025-03-10 16:44 浏览量: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李最近总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从医院拿到检查单的时候,医生告诉他,血糖水平稍微有点偏高,开始吃药控制了。
但问题也来了,虽然他严格遵守饮食和用药要求,但偶尔血糖测量也会出现偏低的情况。
一天,他无意间听别人说起低血糖的事情,才意识到原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低了可能会带来严重风险。他心里犯了嘀咕,血糖真的会那么可怕吗?医生有没有说低血糖也需要格外注意呢?
糖尿病是让人烦恼的“麻烦”,很多人了解的更多是血糖过高所带来的危害,低血糖问题反而常常被忽视。
而实际上,低血糖不仅仅会让人头晕眼花、情绪波动这么简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合理调整血糖,避免低血糖,不仅关乎血糖的控制效果,还关乎患者的整体健康。
血糖过低时,可能带来脑部损害、心血管风险,甚至增加发生意外的概率。简单来说,低血糖带来的威胁可不容小觑。
大家一定都知道,血糖作为身体的“能量货币”,对于正常身体运转至关重要。
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时,能量供给和消耗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细胞可以正常吸收能量,供给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所需的能量。
然而,一旦血糖过低,能量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等关键部位的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头晕、心悸、虚弱等低血糖症状。
其实,血糖过低的风险远不仅仅限于这些症状,后果更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可能带来更致命的威胁,血糖控制不好时,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一连串健康危机。
在临床上,血糖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之一,特别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应在3.9至6.1 mmol/L之间,而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糖一般为空腹4.4到7.2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控制在7.8 mmol/L以下。
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血糖过高,过于“拼命”地控制血糖,导致血糖降得过低,最终引发低血糖问题。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根据数据显示,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比未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34%,而且低血糖的发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负担,导致心脏问题加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低血糖时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低血糖反复出现,可能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首先,低血糖会对大脑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大脑需要持续的葡萄糖供给,而低血糖会导致大脑供能不足,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低血糖的发生与认知功能的衰退密切相关,尤其是记忆力、集中力等基本认知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对于那些经常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认知能力的退化可能会加速,甚至诱发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因此,低血糖的危害不仅仅限于眼前的不适,长期下去,它甚至可能影响老年人群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
另一个必须关注的低血糖风险是对心脏的影响。低血糖不仅仅是单纯的血糖水平低,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血糖过低时,身体会通过分泌肾上腺素来“补偿”这一变化。
肾上腺素是我们身体的“应急激素”,它的分泌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增加心脏的负担。
对心脏本身就有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可能成为诱发心绞痛或心脏病发作的“导火索”。一些研究还指出,低血糖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出现,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有心脏病史的患者。
此外,低血糖还可能直接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当血糖过低时,患者常会感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昏迷。
而这种症状在进行驾驶、操作机械等活动时,会极大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
据统计,每年因低血糖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出现低血糖时没有及时发现并补充糖分,很容易导致身体无法自我恢复,可能会在驾驶或工作时发生意外。
血糖控制不当的风险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的即时反应,长期的低血糖累积也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管理血糖,避免低血糖,始终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血糖管理不只是“拼命控制血糖”,而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量体裁衣地进行。
低血糖的发生应该尽早发现并通过补充糖分等措施进行干预。而且,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的血糖波动规律,重要的是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共同调整治疗方案。
在很多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往往忽视低血糖问题,认为只要血糖控制好就没问题,殊不知,血糖低于3.9mmol/L的风险绝对不容小觑。
如何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地管理血糖,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合理的饮食搭配、适量的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几率。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还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波动规律灵活调整药物使用。
首先,患者要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避免长时间空腹,确保每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理搭配。
尤其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有效避免餐后血糖骤升或骤降。
同时,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尤其是在运动、饮食有所改变时,不要自行调整药物。
其次,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空腹和餐后血糖,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糖波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而对于那些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最好学习如何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实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避免低血糖带来的危害。
通过科学的管理,糖尿病患者是能够避免低血糖的,只要用心调控,血糖波动是可以被控制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玫瑰][玫瑰]
[1]黄蕊,叶彩凤,董容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4,23(04):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