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侍女展现宋时芳华
更新时间:2025-03-07 05:14 浏览量:7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作为晋祠的核心建筑,殿内43尊宋代彩塑堪称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瑰宝,而其中33尊侍女像更是凭借栩栩如生的神态、细腻入微的表情,以及精美绝伦的服饰,成为晋祠众多文物中的璀璨明珠。这些侍女像不只是艺术史上的不朽杰作,更是深入研究宋代社会风貌、文化特色、服饰形制、发式造型与妆容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
典雅秀丽的服饰
晋祠侍女彩塑的服饰,充分展现了宋代服饰的精髓。宋代服饰承袭唐、五代遗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呈现出清新雅致、简约而不失华美的特点。
大袖衫 宋代大袖衫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宋代依然十分盛行。晋祠侍女彩塑中,不少侍女身着大袖衫,其特点在于袖子宽大及膝,显得飘逸而优雅。大袖衫的颜色多样,有红色、绿色等,这些鲜艳的色彩不仅体现了宋代服饰的丰富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服饰色彩的开放态度。
襦与裙 襦是宋代女性常穿的上衣,长度一般到腰间,穿着时下身常常搭配长裙,素有“上襦下裙”之称。晋祠侍女彩塑中的襦,多为交领右衽,衣襟部分有系带或纽扣固定。裙子的款式则更为多样,有罗裙、旋裙等。罗裙以罗制成,裙褶多且大,非常显瘦;旋裙则前后开胯,便于乘骑,体现了宋代服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褙子 褙子是宋代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服饰,可以说是宋代服饰的代表。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前后衣襟不缝合,行走时非常方便。晋祠侍女彩塑中,不少侍女身着长褙子,颜色以素雅为主,如淡绿、浅蓝等,体现了宋代女性在服饰上追求清雅自然之感。
配饰 除了上述主要服饰外,晋祠侍女彩塑的服饰中还包含了丰富的配饰。如腰间正中部位常佩有玉制的圆环吊饰物,被称为“玉环绶”,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者活动时不会随风乱飘而影响美观。此外,还有垂绶、环佩等配饰,这些配饰不仅增添了服饰的华丽感,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女性服饰细节的关注。
丰富多样的发式
宋代女子的发式总体上呈现出一派淡雅清秀、清新自然的风尚,虽然也流行过类似于唐代的高髻,但在更长一段时期内,简约精巧、端庄大方的款式才是主流。晋祠侍女彩塑的发式与头饰同样丰富多彩。
朝天髻与包髻 宋代妇女很喜欢高髻,晋祠侍女彩塑中出现最多的发式便是朝天髻和包髻。朝天髻是先把头发梳到头顶,再编两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伸向前额,在发髻下垫上假发或簪钗等物,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再别上花饰、珠宝等物。这种发式显得高贵而典雅,是宋代贵族女性的常见发式。包髻则是在发式定型以后,用棉布、绢布或丝绸等布料将头发包裹起来,可以包成各种花形,再以鲜花、珠宝装饰。包髻相较于朝天髻省时省力,同时也显得朴素又大方。
头帕与花钿 除了朝天髻和包髻外,晋祠侍女彩塑中还有不少侍女佩戴头帕。头帕的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与侍女们的服饰色彩相呼应。头帕的正前端常缀以花钿簪钗等饰品,既增添了美感,也反映了宋代女性对头饰细节的讲究。
淡雅素净的妆容
宋代,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女性妆容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素净自然的美感,与唐代浓艳华丽的妆容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晋祠侍女彩塑的妆容虽然历经千年已略显斑驳,但仍能从中窥见宋代女性妆容的淡雅素净之美。
宋代女性的妆容追求自然白皙的效果,常使用铅粉进行打底。眉妆大致可分为两种:浓广、细淡。宋代诗人吴渭《春游诗》中的“今朝出阁去,拂镜浓扫眉”写的就是浓眉妆。晏几道《蝶恋花》中的“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则是写淡眉妆中的倒晕眉。眼妆和唇妆相对简约,主要以淡雅与素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