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希热布大师唐卡艺术展即将启幕
更新时间:2025-04-29 10:27 浏览量:4
拥抱吉祥 奔赴山海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希热布大师唐卡艺术展即将启幕
2025年5月1日至5月15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将在山海相拥的山东日照展开。由山东海曲会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见山心静,见海心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希热布大师唐卡艺术展”将于海曲宣茶美术馆(日照市东港区青岛路与大公一路交汇处)盛大启幕。
这场展览以唐卡艺术为纽带,将雪域高原的深邃智慧与黄海之滨的辽阔气象相融,为观众开启一场涤荡心灵的文化之旅。
千年唐卡 匠心传承
唐卡,藏语意为“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它以天然矿物颜料绘制,题材涵盖佛经故事、民俗风情与自然万象,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笔触之细腻、色彩之瑰丽、内涵之深邃,不仅承载着藏民族的信仰与智慧,更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文化瑰宝。
希热布大师正是这一古老艺术的守护者与创新者。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唐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希热布深耕唐卡艺术四十余载,师承宫廷画师安多强巴等名家,融汇曼拉顿珠派、钦则派等流派精髓,创作出《十世班禅大师》《财宝天王与八骏药叉》等300余件传世佳作。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斩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殊荣,更在全球多地展出,让唐卡艺术从高原走向世界。
以虔诚为笔 绘山海之境
“见山心静,见海心宽”,展览主题恰与唐卡艺术的精神内核相契。希热布大师的创作,既是技艺的极致追求,更是心灵的修行之路。每一幅唐卡都需历经数月乃至数年的精雕细琢:从研磨朱砂、孔雀石等天然矿物颜料,到以金线勾勒佛像衣袂的流光;从严谨遵循度量经的仪轨,到融入对生命与自然的哲思。这种“工匠精神”在希热布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他扎根藏区,培养200余名传承人,让唐卡艺术在坚守传统中焕发新生。
本次展览将展出希热布大师近年创作的50余幅精品,既有庄严殊胜的佛像唐卡,亦不乏展现藏族民俗与自然生灵的佳作。特别值得期待的是以“山海”为灵感的新作:画面中,雪山圣湖的静谧与大海波涛的壮阔交相辉映,金线勾勒的祥云环绕其间,既延续唐卡传统的美学范式,又赋予山海意象以灵性表达,传递“万物共生”的和谐理念。
山海相逢 共赴文化之约
选择在日照举办唐卡艺术展,蕴含着深远的寓意。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得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山海相拥的地理格局与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为唐卡艺术提供了独特的展示舞台。海曲宣茶美术馆将以“沉浸式”展陈设计,将唐卡的绚丽色彩与日照的碧海蓝天相映衬:展厅内,灯光模拟自然天光流转,配以藏地梵音与海浪轻吟,引导观众在“观山听海”中感受唐卡艺术的超凡意境。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唐卡绘制技艺体验、藏文化讲座等,观众可亲手触摸矿物颜料,体验“点染千年”的匠心传承,聆听希热布大师讲述唐卡背后的文化故事。
从雪域高原到黄海之滨,从皇家园林到现代美术馆,希热布大师的唐卡艺术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对话。它让我们看到: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守正创新中连接过去与未来;文化的感染力,在于跨越地域与民族的心灵共鸣。
5月,让我们相约日照,在唐卡的斑斓色彩中“见山心静”,在艺术与山海交融的壮阔中“奔赴吉祥”。这场展览,将是对匠心精神的致敬,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