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和田玉“饕餮·夔龙”纹龙首环耳三足香薰炉「旧藏」高13.5cm
更新时间:2025-03-10 22:13 浏览量:11
清代和田玉雕香薰炉:玉韵流转间的古韵遗风
在古玩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藏品能穿越时光,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清代和田玉雕 “饕餮・夔龙” 纹龙首环耳三足香薰炉,便是这样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珍品,它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从外观细节来看,这件香薰炉高 13.5 厘米、耳距 22.5 厘米、腹径 14 厘米、重 1218.7 克,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它采用和田玉整料精雕而成,玉质细腻温润,触手生温,彰显出和田玉独特的质感与魅力。其包浆润泽,是岁月精心打磨的见证,更增添了古朴的韵味。
香薰炉的工艺细节令人赞叹。双龙耳雕刻细致入微,龙头生动威猛,龙须、龙角等细节清晰可见,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龙首衔着吊活环,环体圆润光滑,转动灵活,不仅增加了器物的灵动性,也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器身满工雕刻,饰以饕餮纹和夔龙纹,这些纹饰布局工整,刀工流畅。饕餮纹神秘威严,夔龙纹线条优美,富有动感,两种纹饰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底三兽足粗壮有力,稳稳地支撑着整个香薰炉,使器物在视觉上更加平衡、稳重。
清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领域蓬勃发展。在玉器制作方面,宫廷对玉器的推崇和喜爱,促进了玉雕工艺的高度发展。当时的社会主流审美追求精致、华丽,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程度,这件香薰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体现了清代玉雕艺术的风格和水准。
和田玉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玉器雕琢。历经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到清代时,玉雕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代工匠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将圆雕、浮雕、阴刻等多种技法巧妙运用,使玉器的造型和纹饰更加丰富多样。
与同类型的清代和田玉雕相比,这件香薰炉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工艺难度上,整料雕刻本身就对玉料要求极高,同时还要兼顾各个部分的雕刻细节,如双龙耳和活环的雕刻,难度极大。艺术风格上,饕餮纹和夔龙纹的运用,既传承了古代纹饰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清代的审美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寓意方面,饕餮纹和夔龙纹在古代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增添了香薰炉的文化底蕴。在保存状况上,这件香薰炉全品状态一流,包浆自然,纹饰清晰,极为难得。当然,同类清代和田玉雕在材质和部分工艺上有共性,但此香薰炉在纹饰布局和雕刻精细度上更为突出。
从艺术审美角度看,它以传统经典的艺术风格,通过细腻的雕刻手法和富有文化内涵的纹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市场价值方面,近年来,和田玉古玩在收藏市场备受关注。[2019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一件工艺类似、玉质相当的清代和田玉雕香薰以 65 万元成交]。这件香薰炉,凭借其优质的玉质、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良好的品相,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不过,收藏市场受原材料稀缺、市场热点转移等因素影响,价格会有所波动。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入手此类藏品时,要重点观察玉质的细腻度、雕刻工艺的精细程度、是否有修复痕迹等。同时,要了解市场动态,谨慎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这件清代和田玉雕 “饕餮・夔龙” 纹龙首环耳三足香薰炉,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承载着丰富的价值。关于它,大家若有独特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