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20世纪中国佛教艺术“雅俗共契、悲智双运”双峰

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  浏览量:3

20世纪中国佛教艺术“雅俗共契、悲智双运”的双峰,是指弘一法师《华严集联三百》和溥心畬《华严经集联》十二帧,形成“南北呼应”,这两位的都是为了自己“心爱”之人而写,一个是为了母亲,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妻子。

同为“华严集联”,溥心畬侧重“以书为禅”,借笔墨抒遗民情怀;弘一法师则“以联为忏”,将个人孝道升华为普世悲愿。前者是“文人画中的佛心”,后者是“菩萨行中的文心”,二者共同构成20世纪中国佛教艺术“雅俗共契、悲智双运”的双峰。

弘一法师《华严集联三百》作品创作于1931年,正值抗日战争前夕,弘一法师在跋文中写:“时世艰难,人生多故,朝不虑夕,生死无常”,故以集联“为母亲祈福,为众生祈福”。联句中“常得安隐乐,远离诸怖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句,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亦暗合时代苦难中的集体祈愿,使艺术成为疗愈心灵、凝聚精神的“法药”。

溥心畬的《华严经集联》创作于1950年流寓台湾期间,以朱砂书写于梵经纸上,共十二帧,每帧五言联一对,均注明《华严经》原文出处(如《离世间品》《光明觉品》等)。据刘树堃题跋记载,溥心畬为答谢医师治愈夫人李墨云心疾,特以十二联相赠。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