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五一”假期三大展览打造城市艺术盛宴

更新时间:2025-05-08 09:38  浏览量:5

“五一”假期三大展览打造城市艺术盛宴

本报记者 张梦焕

“五一”假期,铜川书画院“山河如画——陕西国画院写生作品展”“大医精诚·金石永寿——药王山经典碑拓展”及“遇见大师·真迹”中外名画原作联展,三大主题展览同步展出,不仅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丰沛的艺术大餐,更以高规格、多元化的艺术盛宴点亮了城市文化生活。其中,“遇见大师·真迹”中外名画原作联展更是我市艺术领域的一次创新突破,填补了我市高端艺术展览的空白,标志着铜川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迈出了较大一步。

作为开篇之展,“山河如画——陕西国画院写生作品展”集结了22位陕西国画院院内画家采风力作,110幅作品展示了新疆、西藏和黄河流域的独特风光,令观众在咫尺之间感受“胸中有丘壑”的艺术境界。

作为本地展览,“大医精诚·金石永寿——药王山经典碑拓展”则聚焦铜川本土文化瑰宝,以药王山石刻艺术为核心,精心挑选了北朝至明清时期的13通48件一级馆藏珍贵拓片。“我们以‘医道仁心·金石永寿’为主题,将石刻艺术与中医文明巧妙融合进行策展,后续还会持续更新拓片作品,让市民游客一览药王山石刻的魅力。”孙思邈纪念馆工作人员说道。

其中《千金宝要》《海上方》等孤品拓片首次公开展示,通过金石篆刻与中医药文化的跨时空对话,再现了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的历史传承。

“我专门从渭南过来看《魏文朗造像碑》拓片,太震撼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道融合造像碑,书法兼具隶书与楷书韵味,刀法质朴,是汉字由隶入楷的生动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书法爱好者王先生一边参观、拍摄,一边给同行的亲友讲解介绍。药王山一级魏碑拓片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展览中的《姚伯多兄弟造像碑》拓片以“三绝”闻名,书风雄浑、线刻传神、内容融合胡汉文化,展现了北朝时期多元文明碰撞下的艺术创造力。《锜双胡造像碑》阴刻“斗鸡戏豹”等世俗场景,线条简练生动,将北朝民俗的鲜活气息凝于方寸之间。

整个假期,最受瞩目的“遇见大师·真迹”中外名画原作联展开创了铜川艺术展览的新纪元。展厅内,毕加索、列宾、莫罗尼、于右任、王子武、赵望云等东西方艺术巨匠的100余幅真迹首次跨越地域限制与观众“零距离”相遇。

其中,世界名家毕加索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现代艺术的魅力;巴比松画派七星(米勒、卢梭、柯罗、杜比尼、迪亚兹、特罗雍、杜普蕾)的画作,描绘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列宾、莫罗尼等艺术家的作品,也让观众领略到不同的艺术风采。书法领域内,于右任、刘自椟等名家的墨宝,笔力雄健,韵味十足;国画大家王子武、何海霞、赵望云、方济众等的作品,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博大精深。

这些真迹作品时间跨度近600年,从欧洲文艺复兴到中国近现代,如同一条艺术长河,带领观众穿梭于不同时代与地域之间,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带着孩子观展的刘女士感慨地说:“过去大家只能在教科书、网络上看到的名家的名画,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近距离欣赏经典巨作,真是太好了。”

“此次展览是铜川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次创新突破,填补了我市高端艺术展览的空白,标志着铜川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向高品质迈进。另一方面,它也架起了一座连接市民与世界艺术的桥梁。”铜川美术馆馆长赵清表示,三大展览历时半年筹备,通过跨区域合作整合资源,实现“高端展览常态化”的突破。为保障观展体验,馆方还特设导览讲解等配套活动,吸引超万人次预约参观。不少市民坦言,展览不仅满足了日常审美需求,更成为亲子教育、文化研学的新场景。

从“家门口看遍世界名画”到本土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三大展览折射出铜川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通过将传统书画、地方文脉与全球艺术资源有机融合,铜川正以艺术为纽带,构建市民与世界对话的精神桥梁。这场春日的艺术盛宴不仅为“五一”假期增添亮色,更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血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