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怒斥:最伤害心脏的行为,不是锻炼!而是频繁的去做这4件事
更新时间:2025-03-11 10:38 浏览量:7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总是担心,剧烈运动会伤害心脏,所以他们宁愿久坐不动,也不敢轻易锻炼。
可在医院工作多年,我见过太多心脏出问题的患者,真正摧毁心脏的,并不是运动,而是一些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坏习惯。
这些行为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每做一次,心脏的负担就加重一分,长年累月,等到真正出问题时,可能已经到了不可逆的地步,哪些到底是那些行为呢?
有些人觉得,伤害心脏的无非就是吃得太油、太咸、太甜,但实际上,比饮食更可怕的,是一些反复被忽视的生活习惯。
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伤害心脏的行为,并不是锻炼,而是频繁去做这4件事,这些坏习惯,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可怕。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是吃出来的,事实上,比高油高盐的食物更可怕的,是那些长期压抑的情绪。
人在生气、焦虑、压力过大时,交感神经会被迅速激活,肾上腺素飙升,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负担瞬间加重。
如果这种状态只是偶尔出现,心脏还能勉强应对,可如果长期处于高压情绪中,心血管就会像一根被反复拉紧的橡皮筋,最终崩断。
有个患者,五十岁出头,平时生活很规律,饮食也算健康,但他有个致命的习惯——长期压抑情绪。
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遇到烦心事从来不表达,总是默默承受,甚至连家里人都很少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他在办公室里突然心悸、出冷汗,紧接着就晕倒了,检查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心脏供血已经严重不足,距离心梗只有一步之遥。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情绪压抑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40%。
当压力过大时,血液中的压力激素会让血管持续收缩,时间长了,血管壁会变得僵硬,容易形成斑块,而这些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堵塞心脏的血管,引发急性心梗。
心脏最害怕的,不是高油高盐,而是你每天积压的焦虑和愤怒,长期不释放,迟早会在某一天爆发,所以,不管生活多难,压力多大,一定要学会调整情绪,否则,最先出问题的就是心脏。
很多人觉得,锻炼太多会伤害心脏,于是干脆选择不动,可事实是,真正让心脏受损的,不是运动,而是久坐。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回到家也是窝在沙发上,一天到晚,腿脚几乎没有动过几次,这样的习惯,对心脏的杀伤力,远比吃垃圾食品更严重。
我接诊过一个40岁的患者,身材不胖,血脂也不算高,可他长期久坐,几乎不运动。
平时上下班全靠车,工作时一天能坐十个小时,回到家也懒得动,久而久之,他开始觉得心慌、胸闷,走几步楼梯就喘。
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功能明显下降,血管的弹性也变差了,已经出现了早期动脉硬化的迹象。
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64%。
人类的心脏就像一个发动机,必须不断运转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可如果长期不运动,心脏的收缩能力就会下降,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血液循环也会变慢,最终导致血管堵塞,诱发心梗和中风。
久坐的危害,比你想象的更严重,它让心脏提前进入衰老模式,让血管变得脆弱,一旦血管内的斑块脱落,就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
很多人觉得,熬夜最多就是让自己变得疲惫,第二天补个觉就没事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熬夜对心脏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长期熬夜,会让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最危险的是,熬夜会让人体的生物钟彻底紊乱,而生物钟紊乱,正是导致心脏病突发的重要原因。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三十多岁的患者,白天看起来很正常,但他的心脏比同龄人脆弱得多。
他的生活习惯极其不健康,长期熬夜工作,凌晨三四点才睡,早上八点又要起床,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他的心脏负荷越来越重。
有一天,他在凌晨加班时,突然胸口一阵剧痛,送到医院后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出现严重的缺血反应,医生告诉他,如果再这样下去,随时可能发生猝死。
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50%以上,而且越年轻,心脏的代偿能力越强,等到真正出问题时,往往就是猝死。
夜晚是心脏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可如果你长期剥夺它的休息时间,它就会用最极端的方式“抗议”。
熬夜不是一件小事,每一次熬夜,都是在透支心脏的健康,等到某一天心脏再也无法承受,那一刻的代价,可能就是生命。
很多人觉得,吃饱一点没什么问题,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暴饮暴食是心脏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吃得过多、过快,可能会直接诱发心梗,甚至猝死。
我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患者,他平时饮食还算正常,但有个坏习惯,就是一旦吃饭,就一定要吃得特别撑,吃完后还喜欢瘫在沙发上不动。
某天,他在一次家庭聚餐后,吃了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饭后不到一个小时,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出冷汗,送到医院后发现,他的心脏供血已经严重不足,差一点就发生急性心梗。
暴饮暴食时,大量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心脏供血反而减少,同时,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食物,会导致血糖飙升,血管收缩,心脏的负担瞬间加重。
如果本身血管就有斑块,一顿大餐下去,可能就会让这些斑块脱落,堵住心脏血管,导致致命的心梗。
研究表明,饭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平时高出2倍以上,尤其是暴饮暴食后,心脏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所以,吃饭一定要适量,不要每次都吃到撑,否则,每一次暴饮暴食,都是在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是吃出来的,但实际上,真正毁掉心脏的,是情绪压抑、久坐不动、熬夜透支和暴饮暴食。
这些坏习惯不会立刻让你倒下,但它们会一点点削弱你的心脏,等到心脏再也无法承受时,问题就会在某一天集中爆发。
心脏是沉默的,它不会喊疼,但当它真的出问题时,往往就是致命的,想保护心脏,就别再频繁去做这4件事,否则,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危险,心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心脏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彭彩虹,龚瑶,康磊.优质护理干预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中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J].智慧健康,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