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2025专刊——走进书画家周华君的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5-05-13 09:27  浏览量:2

画家自述

《生活.艺术.人生》——华君独白

我生于苏东坡故里,常感“有幸生于斯”,曾经有过快乐童年,然而父亲用心良苦,未及总角,便教育我倍尝生活的艰辛,陈绶祥先生在一篇序中有如实记叙:“五岁习川剧,六岁学武功,演少年英雄,艺名遍及乡里。然天铸英才,必使其难,二十余年内,世事浮沉,历尽沧桑。搞体育,事农桑,提篮小卖,自立于人事之间,铸体魄、炼肝胆……锻心胸、融情怀。化天地之大气,默识于心,亦画之形、亦文之理……”。

皇天有情,我的命运注定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遂爱之弥深,不知不觉便把书画当作了今生的“生涯”。

我对于艺术,可谓年少得志以讨“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幸福是大众的,若不能在内心营造“一个世界”渡越艺术生涯,如何向大众忠耿以奉?艺术不可以占为己有而终归于大众,通过艺术我愿寄托“不是疏雨不寻访,天涯何处无芬芳”,所幸相知往往是不期而遇。

我之所以不投拜大师名门,乃求“大自在”。

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生活并非是一个慷慨的施主,它把艺术的精华深深隐藏在美丽的诱惑之后,只有那些超越各种诱惑的探索者才有可能得到。谁真正做到热爱“生活”,就不难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甚至于跨越时代的“杰作”。

《人像写生》1991年

《人像写生》2005年

《人像写生》2007年

那些老抱怨没有“生活”的画家显然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不配称作为艺术家,因为他们没有凭籍艺术家独特的心灵去领略大千:

……闪烁的星空是否使你想到洪荒世界的博大与无垠?

一片红叶在清泉中荡漾,你可曾发现诱惑之情?

旭日初升,一架漆黑的山脊上两个人与一条牛的剪影在移动,你有没有思谋到生命正在萌芽?

我认为,归根结蒂艺术源于生活。而创造思维的产生正是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因而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热烈的真挚情感就永不能真正进入创作阶段。那些拼射着火花激动人心的图画,只能出于那些具有九死不悔,意志坚强的艺术家之生花妙笔,因为他们敢于倾注毕生的劳作,坚定不移地探索并创造完全属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我坚信任何民族的优秀艺术都是属于人类的,人们对艺术的迷恋其源盖出于对美好生命的渴望,一如人们在欣赏那些伟大的无标题音乐时,痴醉迷狂!

我对生活总是那么认真和虔诚,喜欢朴拙的自然景观,有自信寻觅被人们忽视,被人们遗忘的“美”的角落。常常独自在农村的野山瀑布、木桥石溪或原始森林中倘佯。

我有时如此热恋孤独,孤独时我的世界这么静!静得让我听得见天籁语丝……,甚至以为自已仿佛能辨识大自然呼吸的节奏所传导出的呢喃乐音,这奇妙的旋律能震动我心灵,令我情不自禁地亦歌亦舞。

通过我的作品---不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我执意追求:潇洒自如而率真的表现技巧;清雅斑斓而幻化的色彩;极尽大写意之能事的水墨挥泻……,意在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情调,让观众不用思索就能感悟到这是创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强烈的爱而发出的放歌或吟唱!

《人像写生》2013年

《山水情怀—高廟印象》1988年

《山水情怀—柳江暮色》1988年

《山水情怀—云行东山》2004年

今日画坛不能说是“五花八门”,也算得上“热闹纷纷”,显然我和许多朋友都曾有过困惑和迷惘,我的努力是追求清醒的“生活”。我不愿做职业画家,其意在于躲避“只缘身在此山中”。

业余读杂书,何止千百,包容雅与俗;觅寻蹊径,不远万里,涉足海内外;偶尔为文为诗,情急了,倾刻千数文,一吐衷肠为快;画杂画,不论山水、花鸟、人物、往往感情用事;我认为画画宛如写情书,只捡动人的词,历历成文在心,任凭“真情流淌”。

我想:人到中年这样“有情有爱”的过日子,不亦蛮好?!

我坚持相信米罗关于绘画的审美理念,他说:“我认为一幅画应象一束火花。必须象一位绝代佳人那样容光焕发,或者象一首绝妙的诗歌那样光芒四射”。

我往往经不着“生活”对我微笑的召唤,因此始终崇拜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的自由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因此,艺术对于我,是生活,是理想,也更是人生!

生命不息!理想不止,虽身居三苏故里,然心驰环宇八荒,日有所思,夜与坡翁神游,悠悠数十载功德召唤,没齿难以忘怀。

惟铭刻在心的是:“道德文章千古事,不染红尘”。

我会这样写下我的墓志铭:

“华君艺术是人生的艺术,华君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人生”

《山水情怀—卧看千帆落浅溪》2013年

《何必天问》(为屈原写像 熟读离骚千百句,方有此悟。)1996年

《顽石有情何况人耶》(写米蒂拜石图)1996年

《抱月亭台与君共,月华升》(清风有情约黄昏,淅淅雨滴细荷声,抱月亭台与君共,月华升。)1996年

评论家论周华君艺术

《周华君:来自川江之滨的怪才》

作者:法国克里斯托夫·高孟达(法国汉学家,艺术史博士,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译者:韦遨宇(旅法学者,哲学博士)

四川之地以其夏季的潮湿闷热而著称,以其绵里藏针的美女矫娃而闻名,更以其五味俱全的佳肴美味而享誉世界,这几点餐括性的特征,虽然十分显者,却又常令人觉得未必能曲尽个中之意,竟多少深刻地影响左右了此地域中人的性情,你初与之接能时,顺觉四川人谨慎小心,然而你随即便会发现这种审慎其实难以遮掩川人目良中跳动着的热情奔放的火花。

周华君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朝气蓬勃的中年画家,也是正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当代文人雅士。他在生于斯世于斯的川眉之地习画山水田园花鸟已历历数十载竟无一日而息,在其艺术想象之境中,诗情与画意争奇斗妍。这也难怪眉山本是大诗人苏东坡之故里,却又成了周华君这个画手不凡、笔墨往往难以逆料的画家灵感之不竭源泉。

华君先生于八十年代中,在举办个人画展之同时迷恋于遍访名师大家。先是四川美术学院,尔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均留下了华君孜孜不倦的身影。所渴求者,乃是贯注于其画作之中的既为内在的且又是整体上的和谐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画圣王维曾如是说,画圣所作之水墨山水,无论雪境夏图,虽其真迹早已失传且仅留下临摹之作以供后世画家窥其堂奥,然而画圣之训诫却已成后世研修之经典。自王维以降,几乎成为绘画艺术鉴赏之关键-作者和读者眼与心之导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苏东坡巧巧对联)1998年

《花开别样红》(当年栽插为颜红,犹恐相逢在梦中,疏雨清风时,花开别样红)2009年

《君子花无语,铅华淡妆成》2023年

《荷塘月色月,池莲香自香》2022年

华君先生已有数本画集问世,它们不仅折射出画象在艺术之旅中的求索与跋涉,亦折射出画家在现实地域时空中仔游历足迹——皆因其在欧亚诸国和地区成功举办个人画所致。从这些画集之中,读者可以领略画家笔端偏爱的题材:花鸟、山水,还有人物,而水墨与色彩则使这些题材达到了丰富多采的效果。从浓墨重彩的渲染到惜墨如金的暗示,其间曲尽其微妙变化。以其炉火纯青的艺术工力,华君先生竟至于向我们传出夏日怒放之荷花的神韵,更妙者,画家以寥寥数笔以有却无的淡墨,令人意想不到地勾出一两只正在嬉戏的雏鸟翔于其间,龙晴之意跃然纸上。

也许华君先生的作品向读者所展示的只是其笔墨的艺术表现力,它旨在将水墨凝于笔端尔后施之于吸水性强的单层宣纸之上。而华君先生的每一幅墨宝皆能营造出自成一格的浓厚意趣,以衬托出画家笔下以各种技巧与不断变幻着的现实题材,而这恰恰是艺术品之诞生与创造的必由之路。

山水风景常由于其浓墨重彩而呼之欲出,煞而它们却往往又因其背景中的云与水的空白之处而获得另一种空灵的韵致。华君先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以极具个性的几缕书法线条,在自然山水充盈的构成要素之间,投射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寻访玉洁图》2010年

《铅华淡妆成》2020年

《凝秋》(瓷本绘画瓶器·素坯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周华君2020年作

《春光明媚》(瓷本绘画瓶器·亚光釉上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2016年作

在人数众多的群像中,华君先生常突出那些兼具辩证性格与诗性气质的人物形象,返便构成了一种视觉上强烈的韵律感。而此种韵律在水墨泼绘中,在明晰的轮廓中以及在均匀的色调中往往为人所忽略,盖因为此种韵律与其载体因其水乳交融而令人难以察觉。

对诡异的表现形式的苦苦追寻可以上溯至一花开五叶已达七百年之久的佛教之禅宗。初读华先生的梅花时,花枝似有化石之味,然而枝枯而意未死,因为画中弥漫着的融融春意已赋予虽凋敝而渐醒回春的寒枝以生命重发的火花。

华君先生对事物的心领神会是异常高妙的,这使续者往往在其作品前流连忘返。华君先生将事物之不同元素揉合得天衣无缝,纵至于理性的比例尺度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种艺术形式的如此乖张是理性比例尺度所不相相容的。

华君先生乃具有诗人气质的文人画家,而在其任馆长的三苏博物馆中偏又以书法见长。华君先生在婆娑的竹影中,朝夕与其周围的自然山水作会心的交流。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山水中,华君先生已把握着他那游仞于高耸入云的山巅与清澈见底后江湖质地完全迥异的对象加以对比和创造性的表现,令人感悟出自然与创造无比和谐的愉悦情感。

所谓文人画,在傲视无物的程序化过程中往往会变得僵化起来,而在华君先生的笔下,对笔势的自由运作,对意境的独特把握,对侍统题材的非理性化与非反叛性的选择与处理常令人想起近百年来若干杰出的文人画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正是这些文文画家后不懈努力,正是其独特的艺术感觉,才使中国画不断地向前发展。

而周华君先生的使命便是走向一片绘画语言与神秘境界交相融合的艺术天地。

《岩上花簇新开放》(瓷本绘画瓶器·釉下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2019年作

《荷塘秋色醉》(瓷本绘画瓶器·亚光釉上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2014年作

《秋天奏鸣曲系列-6》(瓷本绘画瓶器·亚光釉上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2019年作

《秋色浓妆容》(瓷本绘画瓶器·亚光釉上多彩通景构成-高温1300度)2019年作

《周华君艺术简介》

周华君,出生于四川眉山,

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名家班”;

曾任三苏博物馆馆长。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园林学会会员;

近年来旅居法国从事创作与艺术交流,曾参加法兰西独立艺术家沙龙会员,参加法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会员,法国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客座教授;法中艺术家创作交流协会(AIDIAA)名誉主席。

曾在中国美术馆、成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法国巴黎、里昂、英国、美国,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联合展览百余次。影响广泛,在法国期间曾两次被赞誉为:“杰出的文化使者”。

参加国内外数十次重大学术论坛活动;

入选国内外数十次重大艺术作品展览活动;

入选日本“当代中国巨匠绘画展”;

入选“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

入选“正当代最具影响力百名画家”;

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书法百人选集”

获评全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花鸟)画家30名”;

其代表作曾获:

“中国画学术精诚奖”;

“中国画三百家”铜奖;

“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铜奖;

“爱我中华美术大展”银奖;等海内外多项专业奖项。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