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吃饭吃出肠梗阻?医生提醒:吃饭时不注意3点,肠梗阻早晚找上门

更新时间:2025-03-11 13:57  浏览量:1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医生,我前几天吃饭的时候感觉肚子特别胀,后来竟然开始剧痛,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肠梗阻!这怎么可能?

我平时吃饭也算正常,怎么就吃出毛病来了?”一个人坐在诊室外的长椅上,手里攥着检查单,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担忧。

他不是暴饮暴食的人,也没吃什么奇怪的东西,可肠子竟然就这么堵住了。

很多人都觉得肠梗阻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或者只有严重便秘、肠道病变的人才会遇上。其实不然,吃饭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就是导致肠梗阻的“元凶”。

肠道是一个精密的消化系统,它的正常运转需要多个环节配合,包括食物的形态、肠道的蠕动能力、消化液的分泌等。

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堆积、无法顺利排出,最终引发堵塞。

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之一,是吃饭时的咀嚼方式。许多人吃饭时囫囵吞枣,几乎不怎么咀嚼就直接吞下去,觉得这样吃得快、省时间。

但咀嚼不仅仅是为了把食物弄碎,更是整个消化过程的起点。食物在嘴里经过充分咀嚼后,会被唾液中的酶初步分解,形成较为细腻的食糜,进入胃肠道后才能更容易被进一步消化吸收。

如果咀嚼不充分,大块的食物就会直接进入胃肠道,增加肠道的负担。特别是一些高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红薯、玉米、芹菜等,如果没有嚼碎就直接吞咽,很可能会在肠道内形成“食团”,导致肠道堵塞。

有研究显示,咀嚼次数少于15次的人,发生消化不良和肠道阻塞的概率,比咀嚼次数多于30次的人高出约40%。

除了咀嚼问题,吃饭的速度也是个大隐患。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吃饭都是三五分钟解决战斗,尤其是上班族、中小学生,吃饭时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食物塞进胃里。

但消化系统并不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它需要有节奏地工作。

如果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胃部,消化液的分泌速度可能跟不上,胃里的食物无法充分分解,就会进入肠道时仍然是大块的状态,增加了肠道的负担。

尤其是对于本身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比如老年人、肠胃动力不足的人来说,吃得太快更容易导致食物在肠道内滞留,形成梗阻。

饮食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化,米饭、白面、各种加工食品占据了日常餐桌,而高纤维的食物摄入却大幅减少。

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它能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残渣的堆积。

如果长时间摄入低纤维食物,肠道蠕动会变慢,食物更容易在肠道内堆积,久而久之,形成肠道堵塞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有数据显示,在高纤维饮食的人群中,肠梗阻的发生率比低纤维饮食的人群低约35%。值得注意的是,水分的摄入量也会影响肠道的运作。

很多人一天的饮水量远远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口渴的感觉本来就不明显,如果没有主动补充水分,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就容易变得干燥,影响排便顺畅。而且,肠道的蠕动需要水分作为润滑剂,缺水会让肠道变得干涩,增加梗阻的风险。

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每天饮水量低于1200毫升的人,发生便秘和肠道堵塞的概率,比每天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的人高出50%以上。

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是饭后习惯。很多人吃完饭就马上坐着不动,甚至立刻趴着午休,觉得这样能“养胃”。

但事实上,饭后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肠道蠕动变慢,增加消化负担。

特别是对于胃动力本身较弱的人来说,饭后不活动可能会让胃排空速度减慢,使得未消化的食物进入小肠后堆积,形成肠道堵塞。

相反,饭后适当活动,比如散步十几分钟,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肠道蠕动,降低食物滞留的风险。

除了饮食和习惯,一些人的肠道本身就存在隐患,比如长期便秘、肠道息肉、肠粘连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肠道狭窄,使得原本可以顺利通过的食物,变得容易堵塞。

如果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得快、吃得硬、吃得少纤维,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长期便秘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左右,而曾经做过腹部手术的人,发生肠梗阻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2倍。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心理状态。很多人不知道,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情绪,也会影响肠道蠕动。

人体的消化系统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而自主神经系统又受到情绪的影响。当人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肠道蠕动,使得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变长,增加梗阻的可能性。

长期焦虑和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水平通常高于普通人群。

那么,如果一个人已经有肠梗阻的高风险因素,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的概率?是否有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肠道更顺畅地运作?

日常饮食的调整是关键。高纤维食物必须占据餐盘的一部分,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它们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减少堵塞的可能。

水分补充同样重要,每天的饮水量最好达到1500-2000毫升,让肠道始终保持湿润的环境。

吃饭时必须细嚼慢咽,每口咀嚼至少20-30次,确保食物足够细碎,减少大块食物进入肠道的风险。饭后适量活动,比如散步10-15分钟,不要立刻躺下或者久坐,让消化系统保持正常运作。

对于有便秘、肠道息肉、术后肠粘连等问题的人群,更要定期检查肠道健康,避免潜在的风险积累成更严重的问题。

情绪管理也不可忽视,长期焦虑、压力过大,可能会抑制肠道蠕动,放松心态、规律作息,才能让消化系统维持良好的状态。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米涛.什么是肠梗阻,肠梗阻的四大症状[J].家庭生活指南,2020,(04):92.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