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最伤害肝脏的行为,不是熬夜!而是频繁的去做这4件事
更新时间:2025-03-11 14:37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一听到“伤肝”两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熬夜,确实,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让它无法正常完成解毒和修复的工作。
但实际上,熬夜并不是最伤肝的行为,真正让肝脏受损的,是那些被忽视的日常习惯,尤其是某些看似“正常”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拖垮你的肝。
如果熬夜都不是最严重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伤肝行为?
在医院工作多年,我接触过太多肝脏出现问题的患者,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即使它受损,也不会轻易发出信号,等到真正感到不适时,往往已经是疾病的中晚期。
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四个最容易损害肝脏的生活习惯,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做,却毫不自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些行为,趁早调整,或许还能给肝脏一个修复的机会。
很多人习惯一有不适就吃药,觉得这样能快速缓解症状,但他们不知道,每吃一颗药,肝脏都要承担解毒和代谢的负担。
药物进入体内后,绝大部分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期服药的人,肝脏就像一个超负荷运转的工厂,迟早会被拖垮。
曾经接诊过一位50岁的患者,他自述自己身体还算健康,但每次感冒都习惯吃几种不同的感冒药,再加上长期吃止痛药缓解偏头痛,结果某天突然出现黄疸、恶心、食欲下降。
检查发现,他的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ALT(谷丙转氨酶)高出正常范围五倍以上,而罪魁祸首正是他长期依赖药物的习惯。
医生告诉他,许多感冒药、镇痛药,甚至是一些“护肝片”,长期服用都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研究发现,超过40%的药物都需要肝脏代谢,某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直接导致肝细胞坏死。
特别是一些人喜欢自己随意买药吃,比如感冒时吃多种复方感冒药、腰疼腿疼时长期服用止痛药、睡眠不好就吃助眠药。
而这些药物中很多含有对肝脏有潜在损害的成分,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眠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本身并不是不能吃,但如果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肝脏的解毒能力会被不断消耗,最终导致肝功能受损。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是胖人才有的病,其实不然,节食减肥的人,尤其是短时间内快速减重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脂肪肝。
因为极端节食会让肝脏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营养,反而促使身体将脂肪快速转运到肝脏储存,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有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平时身材偏瘦,但最近体检发现脂肪肝,这让她非常疑惑,因为她平时饮食清淡,也从不暴饮暴食。
医生详细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她为了追求“快速减肥”,每天只吃少量水果和蔬菜,几乎不摄入碳水和蛋白质。
这种低热量饮食让她的身体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结果脂肪开始异常囤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
研究发现,长期过度节食,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让肝细胞缺乏必要的营养,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脂肪代谢异常。
脂肪原本应该均匀分布在全身,但如果肝脏不能正常代谢脂肪,脂肪会聚集在肝脏内部,最终形成脂肪肝,甚至可能发展成肝纤维化。
很多人以为胖才容易得脂肪肝,其实那些突然节食、极端减肥的人,脂肪肝的风险并不比胖子低,甚至因为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伤。
很多人觉得无糖饮料是健康的,认为只要不含蔗糖,就不会影响身体。但研究发现,长期喝代糖饮料,可能比直接摄入糖分更容易导致肝脏损伤。
尤其是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它们不会直接变成热量,却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
有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他几乎每天都喝无糖可乐,认为这样既能解渴,又不会影响血糖。
但当他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肝脏有轻度脂肪变性,医生告诉他,代糖虽然不会直接让人发胖,但它会影响肝脏的代谢信号,可能会让肝细胞异常堆积脂肪。
更重要的是,代糖可能会影响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下来,反而可能增加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摄入代糖饮料,会影响肝脏对血糖和脂肪的代谢,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从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比起直接喝含糖饮料,代糖饮料可能带来的伤害更隐蔽,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健康饮食”,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肝脏。
如果真的想要保护肝脏,最好选择白开水或者淡茶,而不是依赖所谓的“无糖”饮品。
很多人习惯吃剩菜剩饭,觉得不浪费才是美德。
但很多人不知道,剩菜放久了,不仅口感变差,还可能滋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长期下来,可能诱发肝细胞的慢性炎症,甚至增加肝癌的风险。
有一位60岁的患者,平时节俭,家里做的饭菜基本都要吃完,即使是放了一两天的剩饭剩菜,也舍不得倒掉,结果,他在一次体检中被发现肝功能异常,且肝脏B超提示有轻度肝硬化。
医生告诉他,长期摄入存放过久的剩菜,会让体内累积更多的有害物质,而这些有害物质都需要肝脏来代谢,长期下来,肝细胞可能因为持续的毒素刺激而受损。
研究发现,剩菜、剩饭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进入体内后,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甚至可能诱导肝细胞癌变。
尤其是放置超过12小时的剩菜,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上升,而很多老年人为了节约,长期吃这样的食物,反而可能增加肝脏的损伤风险。
如果想保护肝脏,最好现做现吃,避免吃放置过久的剩饭剩菜,让肝脏少一点负担。
很多人以为熬夜最伤肝,实际上,比熬夜更伤肝的,是那些频繁吃药、过度节食、长期喝代糖饮料、经常吃剩饭剩菜的生活习惯。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不会轻易发出警报,等到真正出问题,往往已经难以挽回,如果发现自己有这些行为,尽早调整,或许还能给肝脏一个修复的机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肝脏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周礼佳.慢性肝病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J].中国全科医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