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三多两痛”,早了解早检查
更新时间:2025-03-11 15:45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以为直肠癌是突如其来的疾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有些人发现时已是晚期,而有些人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其实,直肠癌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往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肠道息肉、炎症,逐步发展为癌变。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发出一些异常信号,尤其是“三多两痛”,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重视,或许能避免病情的恶化。
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些早期征兆,甚至误认为只是肠胃不适,从而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哪些症状可能是直肠癌的信号,我们该如何尽早发现?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
有位患者,总觉得自己只是普通的便秘,每次排便都很费劲,还伴有轻微的腹痛和肛门坠胀感。
起初并未在意,直到半年后,症状加重,开始出现便血、腹泻和食欲不振,才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直肠癌中期。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直肠癌的发生往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痔疮,一旦症状明显,很多时候已进入中晚期。
直肠癌并非短时间内形成,许多患者早期就已经出现身体信号,但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病情被拖延。
特别是当身体出现“三多两痛”这些信号时,更应该警惕,早发现早检查,才能降低直肠癌的风险,避免因拖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原本排便规律,每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但近段时间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有时候一天跑厕所好几次,粪便却很少,甚至有时感觉拉不干净。
这种现象被很多人误认为是饮食不当或者肠胃炎导致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位体检时发现直肠息肉的患者,回忆起自己过去半年里的变化,发现排便次数增加了不少,总感觉肚子里有东西要排出,但每次排出的粪便都很少,甚至只是黏液。
这其实是直肠癌的典型信号之一,因为癌变组织会刺激肠道,使得排便反射频繁发生,即便没有太多粪便,依然会有“想上厕所”的感觉。
痔疮和直肠癌的便血症状有相似之处,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只是痔疮反复发作,殊不知,这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在发展。
痔疮的出血多为鲜红色,滴在粪便表面或者手纸上,而直肠癌导致的便血则可能呈现暗红色、黏稠状,并混合在粪便中,甚至带有黏液。
有一位患者,每次排便都会带一点血丝,最初以为是痔疮,并未就医,直到便血越来越频繁,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直肠癌晚期。
如果长期便血且颜色异常,一定要去医院做肠镜检查,排除是否有恶性病变。
正常情况下,粪便的形状取决于直肠的通畅程度,若肠道正常,粪便应该呈现粗壮且连续的形态。但如果粪便突然变得又细又扁,甚至像铅笔一样,并且持续出现,就要警惕是否有直肠肿瘤的可能。
这主要是因为直肠内的息肉或肿瘤增大会压迫肠道,使粪便无法正常成形,从而变得细长或扁平。
医生曾经接诊过一位长期便秘的患者,近半年以来,他发现粪便越来越细,伴有排便不尽感,检查后发现直肠已经长了一个较大的息肉,并且有癌变迹象。
有些人排便时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或者像有东西压着,排完后疼痛并不会立刻缓解,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肠道受到癌变组织的影响,导致蠕动异常,引发疼痛感。
有位老年患者,近一年排便时经常感到肚子左下腹部疼痛,起初只是偶尔发生,后来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最终去医院做检查,发现直肠下段有肿瘤,并且已经侵犯到肠壁外层。
如果饮食没有明显改变,但体重却不断下降,甚至短短几个月就瘦了十多斤,并且整天感到乏力、精神不振,这可能是癌症在消耗身体能量的信号。
医生曾遇到一位患者,在确诊直肠癌前,短短半年瘦了将近15公斤,且整天没有精神,稍微活动就感到疲惫。
后来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至淋巴结,导致身体代谢异常,才出现了持续性的体重下降。
很多人害怕做肠镜检查,觉得麻烦或者难受,但这项检查是发现肠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隔2-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高风险因素,则更应该提前检查。
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堆积过久,增加毒素吸收的风险,工作或者看电视时,可以适当站起来活动,让肠道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或者抑郁,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憋便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但长期憋便会导致粪便中的有害物质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或者饭后,尽量养成固定的排便习惯,让肠道保持顺畅。
高脂肪食物和高盐饮食会影响肠道健康,增加直肠癌的风险,减少油炸食品、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肠道疾病的风险。
直肠癌并不是突发疾病,而是长期积累导致的结果,很多患者在早期就已经有症状,但因为不够重视,最终发展成严重疾病。
如果发现自己有“三多两痛”的情况,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粪便变细、排便疼痛、体重快速下降等,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尽早去医院做检查,防患于未然。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保持心情愉悦、规律排便,并定期检查肠道健康,都是预防直肠癌的重要措施,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让疾病有可乘之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直肠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黄海群 ,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