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口腔先知?口腔若出现4个症状,提示你该做做癌筛查
更新时间:2025-03-11 17:51 浏览量: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哎,你说,口腔老是不舒服,会不会是身体里有啥毛病?”
一个男人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张开嘴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舌头,眉头微微皱起。
最近他总觉得嘴巴里怪怪的,有时候刷牙时牙龈会出血,嘴角也时不时长溃疡,原本以为是上火,可这情况拖了好几周也没好。
他有点纳闷,难道真的是太累了,还是说,身体在提醒自己有别的毛病?
很多人都觉得,口腔问题就是小事,顶多是缺乏维生素或者熬夜上火。
但医学研究表明,口腔是人体健康的“窗口”,不少严重疾病在早期就可能通过口腔表现出来,甚至某些癌症,在身体其他部位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口腔可能已经悄悄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在确诊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异常,但因为这些症状太常见,往往被忽略,直到癌细胞扩散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口腔溃疡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通常一两周就能自愈,但如果嘴里的某个溃疡迟迟不好,甚至持续超过三周,就要提高警惕了。
正常的溃疡,边缘清晰,疼痛明显,而癌变相关的口腔溃疡,通常边缘不规则,甚至呈现硬结,按压时不会有明显的刺痛感,但持续存在,不见愈合。
研究表明,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可能与口腔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关。
除了溃疡,口腔内部或舌头上出现异常的白斑或红斑,也可能是一个警讯。
白斑在医学上被称为“口腔白斑病”,通常与长期刺激有关,比如抽烟、喝酒、吃过烫的食物等。
虽然本身不是癌症,但研究发现,大约5%-10%的口腔白斑,会在几年内发生癌变。
相比之下,红斑的癌变风险更高,有研究显示,口腔红斑的恶变率可高达50%,特别是那些伴随增生、不规则形态的红色病变,可能已经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口腔味道变得奇怪,比如早上醒来口臭特别严重,甚至刷牙后也无法消除。
这种情况,除了与口腔清洁不佳、牙周炎有关外,还可能是消化系统癌变的信号。
研究发现,某些胃癌、肝癌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现顽固性口臭。
原因在于,消化道癌症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异常,产生特殊的挥发性硫化物,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口腔,导致异味。
另外,如果牙龈频繁出血,且没有明显的牙龈炎或外伤,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的问题,比如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血液病。
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口腔出血成为早期信号之一。
研究表明,大约30%的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都会经历牙龈出血、口腔粘膜瘀斑等症状。
但由于这些表现太过普通,很多人并不会在意,直到出现贫血、极度乏力等症状才去医院检查。
除了癌症,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在口腔中表现出来。
比如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口干、舌苔厚腻、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等问题,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会影响唾液分泌,降低口腔的自我清洁能力,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而某些肝病患者,则可能在舌头上出现“肝病舌”,表现为舌苔异常光滑、舌体肿胀、颜色偏暗,这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紊乱有关。
研究还发现,长期慢性炎症,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通过口腔表现出来。
幽门螺杆菌不仅与胃癌、胃炎相关,也可能影响口腔健康,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口苦、口臭、牙龈发炎等症状。
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胃部隐匿性病变,进行相关检查。
那么,除了口腔异常,还有没有其他容易被忽视的身体信号,可能提示某些癌症的早期变化?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癌症筛查方面,是否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如果口腔已经出现这些信号,下一步应该做哪些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郑俏俏.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依从率的Meta分析,肿瘤学杂志,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