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冒到肺炎,要多长时间?医生:出现这3种情况离肺炎已不远了
更新时间:2025-03-11 17:53 浏览量:1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感冒还能变肺炎?”
这话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男人说的,嗓音有点嘶哑,嘴角还带着没来得及擦干净的咳痰纸巾。
他最近一直咳嗽,开始只是嗓子不舒服,后来越咳越厉害,晚上睡觉都能被咳醒。
他本来觉得就是普通感冒,扛一扛就过去了,可拖了几天,身体没见好,反而觉得越来越累,整个人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他身边的人听着,神情变得有点凝重,像是想到了什么,但也不确定。
很多人以为,感冒就是个小病,熬一熬,喝点热水,过几天自己就好了。
但有时候,事情没那么简单。
感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给身体打开了一扇“漏洞”,让细菌、病毒有机可乘,趁机往肺里钻。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肺炎,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起初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来发展成了肺部感染。
对于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来说,肺炎的风险更高,病情进展更快,有时候短短几天,就可能从普通感冒变成严重肺部感染。
咳嗽是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如果咳得越来越深,痰也变得越来越黏,甚至带着黄绿色,那可能已经不只是普通感冒了。
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咳嗽一般是干咳或者少量白痰,但如果细菌乘虚而入,气道里的炎症反应加重,痰液就会变得又浓又黏,甚至带有脓性分泌物。
研究发现,超过80%的细菌性肺炎患者,在病情加重前,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咳嗽和咳痰,尤其是痰液颜色变深、量变多,说明肺部已经开始出现细菌感染。
发烧本来是身体的防御反应,可如果高烧迟迟不退,或者退了又反复,那可能不是单纯的感冒了。
普通感冒通常是低烧,持续一两天就会缓解,但如果感染波及到肺部,炎症加重,体温可能会持续38℃以上,甚至高达39℃、40℃。
研究数据显示,肺炎患者中,有近70%的人会出现持续性高烧,而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发热模式有所不同。
病毒感染往往是起伏性的发热,而细菌感染通常是持续高热,伴随寒战、出汗、全身乏力等症状。
如果感冒超过5天,发烧仍然不退,甚至加重,就需要警惕肺部感染的可能。
呼吸困难是肺部疾病最危险的信号之一,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咳得喘不上气,就不算严重。
可实际上,肺部感染的初期,呼吸系统已经在悄悄受影响,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病的人,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这类人群的肺功能本就不强,一旦发生肺部感染,气体交换受阻,血氧饱和度下降,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喘不过气的情况。
研究发现,肺炎患者中,超过30%的人在病情恶化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而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咳嗽,但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嗜睡,甚至精神恍惚,这往往是缺氧的表现。
肺炎的发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感冒时,病毒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让细菌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
如果本身抵抗力强,免疫系统能迅速清除病原体,感冒就会自行好转。
但如果身体虚弱,或者病毒本身比较顽固,病情可能会继续往下发展,感染逐渐深入肺泡,最终形成肺炎。
研究发现,普通感冒发展成肺炎的时间,通常在3-7天左右,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会更快,甚至在48小时内就出现肺部感染的迹象。
肺炎的危害,不只是肺部感染本身,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全身性问题。
严重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
研究数据显示,重症肺炎的死亡率可高达20%-30%,而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慢阻肺患者,死亡率可能会更高。
即使是轻度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引发长期肺部损伤,比如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影响肺功能。
很多人以为,肺炎只有老年人才容易得,但实际上,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在年轻人群体中上升,支原体肺炎通常起病缓慢,前期和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但咳嗽持续时间长,往往超过两周,甚至长达一个月。
如果拖延不治,可能会发展成重症肺炎,影响肺功能恢复。
研究发现,20-40岁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感染率更高。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让普通的感冒变成严重的肺部感染。
很多人觉得,咳嗽就是正常现象,不用管;发烧吃点退烧药就好了;气喘不过来,歇一会儿就没事。
但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者越来越严重,就不能再等了。研究数据显示,肺炎的早期治疗效果远远优于中晚期,越早干预,恢复得越快,病情恶化的风险也越低。
那么,感冒真的只是病毒感染的问题吗?
如果肺部健康和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代谢状态都有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提高整体免疫力,才是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如果日常饮食、作息、运动方式能影响免疫系统,那有没有可能,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肺炎的发生?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1]孟园园,王歌,潘寒寒.中医综合护理改善新冠肺炎症状和生活质量[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