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和田玉“瑞兽”雕件「旧藏」高4.5cm宽7cm重92.1g
更新时间:2025-03-11 21:54 浏览量:10
明代老和田玉 “瑞兽” 雕件:玉蕴祥瑞,雕铸风华
在古玩收藏的领域中,每一件器物都仿佛是历史的使者,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与文化的脉络。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明代老和田玉 “瑞兽” 雕件,便是这样一件极具魅力的藏品,它以温润的玉质、生动的雕刻,诉说着明代的艺术风华。
从外观细节来看,这件 “瑞兽” 雕件高 4.5cm 、宽 7cm ,重 92.1g,整体造型精巧适中。其选用老和田玉为材质,玉质润泽细腻,触手生温,彰显出和田玉特有的质感。历经岁月的洗礼,受沁漂亮,沁色自然地分布在玉体表面,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和色泽变化,增添了古朴的韵味。密度良好,使得玉质紧实厚重,包浆一流,那层温润的光泽仿佛是时光精心打磨的印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瑞兽呈卧姿,雕刻生动形象。头部微微抬起,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透露出威严与警觉;卷曲的毛发线条流畅,细腻地表现出毛发的质感;身上雕刻的卷云纹线条婉转自如,不仅丰富了雕件的装饰性,还寓意着祥瑞环绕。工匠运用娴熟的雕刻技艺,将圆雕与阴刻等刀法相结合,线条简洁流畅又不失精准,使得瑞兽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明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玉器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时,玉器不仅是实用器物和装饰品,更是身份地位与文化修养的象征。社会主流审美追求简洁大气、质朴典雅,这种审美观念深刻影响了玉器的风格。明代玉雕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尤其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和整体神韵的把握。
与同类型的明代玉器相比,此 “瑞兽” 雕件具有独特优势。在玉质方面,其润泽度、受沁效果以及包浆状态在同类藏品中都较为出众;雕刻工艺上,对瑞兽神态和细节的刻画更为生动细腻,刀法运用自如,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在文化寓意上,瑞兽作为辟邪纳福的象征,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这件雕件将瑞兽形象完美呈现,文化内涵深厚。当然,它也和明代其他玉器一样,体现了当时简洁大气的艺术风格和对吉祥寓意的追求。
从艺术审美角度看,该雕件风格传统经典,通过简洁而有力的雕刻线条和生动的造型设计,展现出明代玉雕的独特韵味。其蕴含的祥瑞文化内涵,使人们在欣赏时能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市场价值方面,依据 [2019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 记录,一件类似材质和工艺的明代和田玉瑞兽雕件以 68 万元成交。随着人们对古玩收藏的热情不断提高,和田玉制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像这种玉质优良、工艺精湛、保存完好的明代玉雕,稀缺性日益凸显。对于初级收藏爱好者来说,入手此类藏品时,要重点观察玉质的细腻度、受沁的自然程度、雕刻工艺的精细度以及包浆的质感等关键鉴别点。同时,收藏市场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投资前需充分了解市场动态,谨慎做出决策。
这件明代老和田玉 “瑞兽” 雕件,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明代的工艺水准与文化底蕴。关于它,大家若有独特见解、有趣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