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开创了“敦煌舞”这一艺术流派
更新时间:2025-08-05 12:04 浏览量:1
8月4日晚,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典范”的《丝路花雨》登台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8月4日晚,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灯火辉煌,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迎来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典范”的《丝路花雨》。这是该剧继2023年后再度亮相乌鲁木齐,以千年敦煌壁画为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作为甘肃省歌舞剧院的扛鼎之作,《丝路花雨》以盛唐丝绸之路为背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而成的大型舞剧。讲述了画工神笔张与女儿英娘救助波斯商人伊努斯,所发生的友好相助故事,弘扬了“友好通商、互惠共融”的丝绸之路精神。该舞剧自1979年首演以来,足迹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金色名片”。
“这部剧不仅是舞蹈,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路。”甘肃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该剧舞台监督安宁介绍,《丝路花雨》开创了“敦煌舞”这一艺术流派,通过“反弹琵琶”“飞天伎乐”等经典舞段,让沉睡千年的壁画翩然重生。
当日21时,舞台大幕拉开,古乐声中,云蒸霞蔚的纱幕上,两位飞天女神翱翔天空,洒下五彩缤纷的花雨。台下观众为远道而来的艺术家送上热烈的掌声。
《丝路花雨》是一部常演常新的剧目,自1979年创排以来,不仅在国内各地巡演,还先后赴法国、意大利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友好访演。对于乌鲁木齐观众来说,《丝路花雨》也并不陌生,该剧曾于2023年1月2日,在乌鲁木齐京剧院演出。与2023年的演出相比,优化的舞美技术与大剧院高规格舞台相得益彰,从序幕、第一至第六幕、尾声,以舞剧形式展现敦煌艺术之美。
“《丝路花雨》最大的亮点是开创了‘敦煌舞’的艺术流派,让敦煌壁画之美登上舞台。”安宁介绍,1979年,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了舞剧《丝路花雨》,全剧以和平、友谊为主题,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将敦煌壁画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
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康琦在《丝路花雨》中饰演主角英娘,从2008年入团到2014年成为第20位“英娘”扮演者,她所展示的“反弹琵琶伎乐天”是剧中一大亮点,舞蹈节奏抑扬顿挫,舞姿优雅灵动,配以婀娜多姿的体态,完美呈现出东方女性之美。
康琦说:“上次来乌鲁木齐演出是冬天,这次来乌鲁木齐是盛夏,无论冬夏,我都感受到了新疆歌舞之乡的魅力,这次从走下飞机就和新疆的同行舞在一起,我很喜欢这里。”
当千年敦煌历史文化在高水准的文艺演出中呈现,吸引了乌鲁木齐乃至周边城市众多文艺爱好者的青睐。
观众席中,舞蹈教师余泱激动地说:“每一帧都是活的敦煌史,丝绸之路的开放精神在舞姿中生生不息。”
当尾声的漫天飞花化作绵延丝路,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丝路花雨》今日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再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