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开启东方美学新维度,桑火尧作品展《汉声个案研究》亮相杭城

更新时间:2025-03-12 11:07  浏览量:9

中国当代水墨的革新浪潮中,艺术家桑火尧始终立于探索前沿。2025年3月15日至4月15日,人可艺术中心将重磅推出《汉声个案研究——桑火尧作品展》,作为“汉声个案研究”系列展览的第二篇章,本次展览以系统性学术视角,溯源桑火尧艺术创作的“汉声原点”,并聚焦其近年对当代水墨语言的全新突破。展览由人可艺术创始人何勇淼担任总策划,诗人、艺术家杨键担纲学术主持,逾30幅新作中,一幅长5.5米、高2.15米的巨制尤为瞩目,堪称人可艺术中心建馆以来展出的最大单幅水墨作品。

展览海报


在抽象中重构东方智慧的当代叙事

早年深耕米氏山水与倪瓒逸格的传统笔墨体系,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文人画根基;1998年全球文化碰撞之际,他毅然开启中国画的现代性实验,以二十余年探索构建起“老庄混沌哲学本体论—境象美学认识论—方块积叠方法论”的三维体系,将水墨的抽象形式推向哲学思辨的高度。

桑火尧《清净眼》绢本水墨 160x130cm 2020年

“桑火尧的方块积叠绝非形式游戏,而是将《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的生成论转化为视觉语法,在抽象中重构东方智慧的当代叙事。”策展人何勇淼阐释道。其作品既保留了中国画的传统介质,又通过几何结构的解构与重组,在虚实相生的空间韵律中,叩问时间、存在与宇宙的本质命题。这种兼具东方意蕴与国际审美的表达,被视为全球化语境下激活水墨生命力的重要实践。

桑火尧《从本以来》纸本水墨 121x121cm 2022年


此次展出的新作中,艺术家以层叠的方块肌理解构传统山水程式,墨色在宣纸上的渗透与凝滞形成时空交错的“境象”,既延续“空纳万境”的东方美学传统,又通过抽象构成赋予水墨以极简主义的国际语汇。
展览特别呈现桑火尧2023年创作的最新长卷《华严海》以5.5米的磅礴尺幅,演绎水墨晕染与几何秩序的碰撞。画面中积叠的方块犹如时空碎片,在重复与变异中形成律动,犹如宇宙创生之初的能量涌动。

桑火尧《华严海》纸本水墨 215x550cm 2023年

与此同时,中小尺幅作品则凸显艺术家精微的掌控力。《华严宝色》里粉色、黄色、蓝色的方块层层积叠,焕发出珠光宝气的光彩,唯美动人。《 春色入镜》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景象:杨柳依依,湖面倒影微波涟漪。《灰色不会变》系列从浓稠的玄黑渐次晕染至近乎透明的灰白,在墨色浓淡的渐变中形成深邃的光影隧道,营造出“空纳万境”的禅意。正如此次展览学术主持杨键在赠桑火尧的诗歌《灰色不会变》里写道的那般:“灰色里有一切颜色,/很干净,没法穷尽。”

桑火尧《灰色不会变》绢本水墨 106x206cm 2020年.


学术深研:无生、无垢、无尘的“华严镜”

桑火尧的画作被此次展览学术主持杨键比喻为“华严镜”,这是一面象征着纯精神性艺术追求的镜子。它超越了形象、情绪和自我,回归到一种绝对的、本质的状态。桑火尧通过反复叠加方块,取消形象的表达,最终达到“无形象”的境界,以此摆脱情绪、命运和自我的束缚,追求纯粹的艺术表达。

桑火尧《但得本》纸本水墨 65x240cm 2024年

杨键指出,华严镜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象征着“光光相融、光光平等”的境界,契合佛教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桑火尧的画作通过“结晶”的过程,去除尘埃与杂质,最终还原为一面明净的镜子,象征着自性之光和宇宙的清明。这种艺术追求不仅是对“本来面目”的还原,也是对永恒真理的探索。

桑火尧《燕舞飞花》绢本水墨 50x50cm 2022年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