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破圈!260亿票房证明:一场演唱会,真能带火一座城
更新时间:2025-07-07 18:11 浏览量:3
荧光棒海洋中,12万人齐声合唱《七里香》,周杰伦的三亚演唱会散场后,凌晨三点的海鲜大排档仍挤满应援手环的外地歌迷。
三亚的酒店老板们从未如此忙碌。周杰伦2025年3月底的三场演唱会,让这座旅游城市突然涌入12.74万人次观众,其中82%拖着行李箱从岛外奔赴而来。
演唱会后厨们连夜备料,服务员们加班加点,出租车在机场与酒店间往返穿梭。
这场演唱会为三亚带来11亿元综合消费,全市旅游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飙升至81.57%,比去年同期高出近6个百分点。
“为新消费浪潮正席卷全国,李荣浩在石家庄开唱时,3.9万名观众中七成来自外地,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关联消费1.4亿元。
当薛之谦、张信哲、张韶涵等歌手的巡回演唱会排满石家庄盛夏档期,这座传统工业城市突然被贴上“摇滚热土”的新标签。
而当张学友在成都开嗓,歌迷挤满体育场周边酒店,当地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4倍。刀郎武汉演唱会期间,体育中心所在商圈酒店订单量环比暴涨550%。
2024年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激增78.1%。
2900万观众挤进各大体育场,其中64.2%的人跨城观演,41.5%会在演出地停留两天,37%则待三天以上。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35万场,观众人次突破1031.59万,短短五天带动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超过12亿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达到1:4.8,即每花1元买门票,就会在周边消费4.8元。周杰伦的演唱会单场就能带来6亿至10亿元消费。
音乐成为城市经济复苏的筹码,上海持续领跑全国城市演唱会票房,长三角地区贡献全国大型演唱会总票房的31.4%。
湖北去年演唱会票房年收入超10亿元,较疫情前翻一番多。
各省市争夺演唱会资源的战争已进入白热化。四川放出“大招”:对全年累计售票超20万人次、收入破亿的演艺企业,直接奖励500万元。
海南三亚则紧盯万人规模演出,对售票超1万人次的户外演唱会给予100万元基础奖励,每增加2000人次再叠加10万元,最高可达200万元。
厦门推出“多重激励”,对在厦举办的大型演唱会,按活动规模分档奖励,最高给予200万元。上海为引进国际知名大型演出,最高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策制定者看中的不仅是明星效应,业内资深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审批优化是长期、双向受益的关键举措,而各地推出的针对性激励政策更是撬动演唱会经济繁荣的关键杠杆”。
当周杰伦在南宁唱起《七里香》,全场14.19万观众90%跨城而来,直接为当地经济注入12.63亿元活力。地方意识到,一场顶级演唱会胜过千万旅游广告。
石家庄在李荣浩演唱会期间亮出“宠粉”绝活。文旅,交管、交通、气象多部门联动,安排几十辆免费接驳车,地铁延长至凌晨。
南昌在刀郎演唱会期间加密地铁班次、增设快捷通道。他们更把“舌尖上的英雄城”搬到现场,凭演出门票免费玩转南昌。
上海推出“票根经济”,歌迷凭演唱会票根可在多家酒店享受入住折扣,获赠早餐或延迟退房至下午四点。
演唱会结束后,散场歌迷可坐免费短驳车,打网约车可领消费券。
“演唱会既是一场演出,也是一次高效的城市宣传。其提升知名度的效果远超普通旅游广告。”
太原创新推出“门票畅玩”政策,观众持演唱会门票可在开演前后三天内,免费游览晋祠、蒙山大佛等8大景区,并无限次乘坐地铁公交。
武汉的演出场馆大多是2020年前为体育赛事建造的,这些场地内场票数少、遮挡票数多,导致有效票不足,票房收入不具优势。
在武汉办演唱会的成本也令人头疼。安保成本比一般高出30%,刀郎武汉演唱会安保支出达到130多万元。
湖北并非没有演出人才。武汉拥有武汉音乐学院、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但人才毕业后大量外流。“武汉的演出市场不够发达,且缺乏相应的人才补贴政策”。
对比湖南省以天娱传媒为核心的艺人培养体系,湖北在产业链前端缺乏本土艺人资源,在内容制作方面缺乏话语权。
5000人以上演唱会审批时间较长,同等条件下较长的审批周期使武汉在吸引演唱会落地方面缺乏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