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美育赋能助振兴,青春聚力绘乡情——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5-07-10 07:10  浏览量:3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服务乡村,2025 年 7 月 3日至 7 月9 日,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美“益”约高校美育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团,以重庆市合川区渭沱镇为主要阵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 “三下乡” 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田间地头开展美育实践,通过“调研走访、艺术创作、直播助农、文化传播、安全宣传”等举措,多维度赋能乡村振兴,用艺术点亮乡村,以青春智慧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切实推动了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有机融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深耕调研,摸清乡情筑根基

团队坚持"调研先行"的工作思路,采取"座谈+走访"的调研模式。调研组成员首先与镇宣传部门开展坐谈,系统掌握渭沱镇整体发展规划和具体需求;随后深入村民家中开展"面对面"走访,围绕农产品种植、销售渠道、文化资源等关键问题,展开细致调研,为后续实践活动找准方向、夯实基础。宣传组采用影响记录方式,用镜头捕捉村落风貌与村民劳作场景,为后续宣传片制作积累素材;设计组则聚焦村落地理与特色,绘制实用地图、编写直播教程,为助农行动做足准备。

艺术赋能,创意激活乡土魂

团队充分发挥艺术传媒专业优势,以多元实践激活乡村文化价值。宣传组率先以镜头为媒介,携手大岚村村委会在 “乡村大舞台” 策划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 “农产品T台秀”:村民们怀里抱着自家养的鸡鸭鹅,肩上挎着本地村民编制的竹背篓,以最朴实的模样尽显当地优质农产品的自然风采;设计组深入挖掘渭沱地域文化与自然禀赋,匠心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食地图、龙井湾院子地图、文创包、地标与文案打卡设计,构建独树一帜的“渭沱印记”。此外,团队还创新运用IP设计理念,为村干部量身打造个性鲜明的形象标识,提升基层干部的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的有机融合。

数字助农,云端开拓新市场

为扩展农产品销售路径,团队引入直播带货模式,通过"手把手"教学培育乡村本土主播,赋能干部与村民。具体实施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精心编撰直播教程手册,系统介绍设备操作、话术设计等基础知识;其次深入大岚村给村干部开展"理论+实操"专项培训,从直播设备调试、商品上架到互动技巧进行全流程示范指导;最终协助村干部顺利完成首场助农直播。

针对大岚村特色兔肉销售,团队采取多维度推广策略:一方面跟随村干部实地走访合川最大兔场,拍摄鲜活养殖场景;另一方面策划兔肉烹饪直播,直观展示食材品质与多样吃法,同时精心制作兔场与兔肉产品的专题宣传视频,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

此外,团队还聚焦渭沱镇特色白奥林葡萄,深入种植园拍摄纪实影像,生动展现葡萄如绿玛瑙般的晶莹色泽与独特风味,为这一优质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安全护航,多元宣传守平安

夏季是溺水、火灾高发期,团队将安全宣传融入实践:深入渭沱镇七星村、大岚村等村落,通过 “实景取景 + 情景模拟” 拍摄防溺水、森林防火主题视频。其中防溺水宣传以情景模拟形式制作宣传片,直观传递安全知识;森林防火方面,团队成员与护林员化身 “讲解员”,结合林区实际向村民细致讲解森林火灾危害及预防措施,并拍摄制作防火宣传短片。

青春担当,凝心共绘振兴图

在这七天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在乡村土地上挥洒汗水,用脚步丈量乡土,用创意激活文化,用技能助力增收。从调研走访到艺术创作,从直播助农到创意宣传,每一项行动都凝聚着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热忱,更成为团队成员成长的“练兵场”。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精心制作14个宣传视频,撰写发布10篇新闻稿;成功开展2场助农直播;创新设计5套村干部IP形象海报,绘制渭沱美食地图和龙井湾文化地图各1幅;开发特色文创包1套,打造5处网红地标及配套文案打卡点。未来,美“益”约团队将带着这份实践中沉淀的认知与能力,继续深耕美育赋能乡村振兴之路,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光彩,与村民携手共绘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