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博会推荐艺术家 | 郝建鸣
更新时间:2025-07-10 00:20 浏览量:3
本期推荐 | 郝建鸣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2025/07/09
郝建鸣,1957年生于北京。系国家一级美术师。12岁始,在以水墨笔法绘中国画之路上深耕五十余年。现为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画家。
郝建鸣作品已入选中国臻品书画艺术中心电子档案收藏,并成功签约成为臻品书画艺术中心合作艺术家,录入臻品书画名家档案。其作品将在知往鉴今、服务当代、惠及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品被多位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亦被日本东京美术馆收藏,在2024中法建交60周年卢浮官国际文化交流展中被联合国经济社会部-法中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收藏。并参加多次国际画展,作品被国外知名人士如日本三井株式会社董事长收藏,日本国会议员,澳洲华人商会,澳洲某大医院知名专家等收藏。
在当代水墨艺术的多元格局中,郝建鸣持续了半世纪的深耕探索,如今以雏鸡系列脱颖而出,构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他的创作实践超越了传统花鸟画的范式,将水墨雏鸡提升为一种融合传统笔墨精神与现代生命意识的独特表达。这种艺术探索不是简单的题材重复,而是一场关于水墨语言当代转化的深刻实验,体现了艺术家对生命本质的持续思考。
▲郝建鸣《秋实》97x63cm
艺术家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与节奏控制,使画面既保持了传统水墨的写意特性,又赋予形象以强烈的生命实感。在构图上,郝建鸣善于运用留白与物象的呼应关系,创造出富有张力的视觉空间,暗示着微小生命与广阔世界的对话。郝建鸣雏鸡系列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生命初始状态”的艺术诠释。艺术家不追求形象的表面相似,而是着力捕捉生命初临世界的本质特征——那种脆弱与活力并存的矛盾统一。在他的作品中,雏鸡既是一种具体的生物存在,又成为探索生命哲学的视觉载体。这种表达超越了传统花鸟画的象征体系,使形象回归到生命本身,展现出更为纯粹的存在状态。
▲郝建鸣《硕果》120x69cm
在雏鸡与配景物象的关系处理上,郝建鸣展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艺术智慧。他选择的配景元素不仅构成形式上的和谐,无论是葡萄、枇杷、柿子等都与主体形成深层次的象征对话。这些配景物象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时间意识与生命观照,与雏鸡形象共同构建起关于成长、繁衍与时间流逝的视觉沉思。艺术家通过笔墨语言的微妙差异,在保持画面整体气韵的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不同生命形态的特质与关联。
▲郝建鸣《雏趣》92.5x35cm
从艺术史维度审视,郝建鸣的创作既延续了水墨花鸟画的写意传统,又注入了当代艺术的生命意识。他摒弃了前人作品中过于强烈的个人情绪或民俗趣味,以更为纯粹的笔墨语言探索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这种探索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郝建鸣的作品表明,传统水墨语言完全能够胜任表现当代生命体验的任务,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具备将笔墨技巧与生命感悟相融合的能力。
▲郝建鸣《如意》95.5x35cm
在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郝建鸣的雏鸡系列提供了一种对抗当代生活异化的审美体验。在一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时代,他专注于表现那些脆弱、短暂的生命瞬间,这种艺术取向本身就具有反思现代性的价值。他的作品不追求宏大的叙事效果,而是通过对微小生命的深情注视,唤起观者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当人们面对这些作品时,或许能够暂时摆脱功利思维的束缚,重新感受生命最原初的质朴与美好。
▲郝建鸣《硕果》141x35cm
综上,郝建鸣通过雏鸡系列完成了一种艺术境界的建构——在这里,水墨的韵味与生命的律动达成了高度统一。这些作品记录了一位艺术家对生命本质的持久探索,也展现了传统水墨语言在当代语境中的持续生命力。郝建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简单的题材可以通过深度的艺术挖掘而获得丰富的表现维度,这正是艺术创作中最珍贵的品质——在限制中寻找自由,在专注中获得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