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宋徽宗,赵佶,艺术与权力交织的传奇帝王
更新时间:2025-07-10 15:00 浏览量:1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出生时,其父宋神宗梦见南唐李后主来谒。虽为传说,但赵佶的身上还是有着李后主的影子,“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赵佶从小喜好笔墨丹青,痴情于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独创书法“瘦金体”,笔锋走刃,势如山脊。其花鸟画《芙蓉锦鸡图》,融工笔写意于一体,被赞“艺极于神”。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是赵佶梦中所得“雨过天青云破处”的佳作,自己设计,集民众之能,而做出了“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的汝窑“青”,获得中国陶瓷史上“汝窑为魁”的美誉。
其艺术造诣,后人难以逾越,望其项背。不爱江山爱书画,就是这样的艺术天才,却迷迷糊糊被一阵风吹到了皇帝的宝座上。登上皇位的赵佶,本该谋其政,而怀天下。结果权力无边的他,更加放纵自己,不管不顾,纵情于喜好。
创立书画科举,广揽天下书画之才,集宫中研学。痴迷奇花异石,组建“花石纲”,满足私欲。赵佶劳民伤财,运奇花巨石入宫,庞大的船队,满载奇石,浩浩荡荡,从江南一路向北,河窄挖河,桥挡拆桥,沿途民役财损,整整在江浙地带,折腾了长达二十年之久。赵佶整日醉心其间,品书画,赏花石,其背后庞大的团队,供应着他喜好的开销,也曾一度让茶道、书画、陶瓷,掀起的艺术巨浪,空前绝后的涌向文明之顶。
痴迷于艺术,本无可厚非,但怪就怪在他是皇帝,置民生于不顾。光自己玩还不够,还投其所好,重用蹴鞠高手高俅,精于书画的蔡京,并委以重任。尤其是蔡京,权倾朝野,打着新法之名,大肆敛财,排除异己,倒官卖官,为祸朝野。蔡京因才入仕,其书法刚健雄厚,柔媚恣肆,连有名书画家米芾都自叹不如,并以此而博得拟写诏书一职。凭书法入徽宗赵佶之眼,讨其欢心。后得重用,竭尽全力,滥用职权,祸国殃民,直至国亡家败,终获“六贼之首”的千古骂名。
横征暴敛,一时肥了国库,也养出一大批蛀虫,大大的削弱了大宋的精气神。皇帝陶醉在艺术中,百姓挣扎在水火里。很快北有宋江,南有方腊,揭竿而起。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也大大动摇了大宋王朝的统治,北宋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后来宋金合作,灭辽后,按协议本该归还北宋云幽十六州,金不仅不还,还趁势南下,掳掠了赵佶和他儿子,在历史上留下的“靖康之耻”成为宋民永远的心痛。
金之所以这样放肆,就是和宋几经接触试探,已知大宋失去了血性,成了一具外表华丽的空壳,一头没有牙齿的肥猪。北宋没了,赵佶也死了,有人说赵佶之死,让华夏文明的审美倒退了整整一个世纪。
赵佶死后,其死尸被金兵捣碎点了油灯,那一点微弱亮光,曾一度照亮了华夏文明,却也寒了无数百姓的心。宋史言:“(赵佶)无所不能,唯独不能为君”。是大宋误了赵佶,还是赵佶误了大宋?木应为梁,钢当为刃。赵佶在艺术上是块好钢,在治国上就是一团败絮。
世事无常,世事也有常。当赵佶成了阶下囚时,其爱妃一路相伴,却终被金人索去,折磨而死。赵佶仰天长叹:“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不知赵佶当时可曾想到,当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也同样被其祖爷爷赵广义所夺,凌辱致死。李煜含泪叹吟:“小楼昨晚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样的临风,一样的孤愁。赵佶和李煜的结局,是如此惊人的相似,竟不幸被其父所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