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画如心声,艺为心迹——葛庆友绘画艺术的笔墨精神

更新时间:2025-07-12 00:29  浏览量:1

葛庆友的作品,以笔墨为载体,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与自然、生活结合在一起,“画为心声”便是他艺术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以独特的风格与技法,“合精致与奔逸为一体,融风骨与秀丽于一炉”,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赢得广泛赞誉。

一、笔墨传情:自然之美与灵魂的共鸣

“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葛庆友的山水画擅长以泼墨大写为体貌特征,通过墨色的深浅干湿和笔触的轻重缓急,营造出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意境,凸显出崇高雄浑、笔墨精厚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是对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艺术家深层次的精神读解。画中一山一水仿佛都赋予了生命力,它们或巍峨挺拔或潺潺流水,如豁达君子般豪放不羁、自在洒脱。

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国画 2013 270cm×542cm

二、诗情画意:古诗词意境的视觉演绎

“用情于笔墨之中,放怀于笔墨之外。”葛庆友以文人之意,把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转换为视觉画面,进而构建起了一个水墨氤氲的诗意世界。淡墨破开浓墨,浓墨又融入淡墨,干辣中蕴含苍润,丰泽中藏着迷蒙,元气淋漓。画中人物,多为高人雅士,他们遗世独立,江渚论道,孤舟任游,山中对弈,神态各异,寥寥数笔尽显文人风骨;画中花鸟,下笔自由而不失精准,设色精妙而不失自然,彰显出文人意趣的精髓。

赠汪伦 中国画 2010 93cm×65cm

三、游历写生:自然与生活的灵感源泉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在葛庆友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以自然为师,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胜水。太行山的雄浑壮阔,黄土高坡的深沉厚重,云南的秀美多姿,天山的壮丽神秘,青藏高原的辽阔圣洁,都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他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着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作品如同生动的游记,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景。

信天游 中国画 1986 68cm×86cm

四、艺术精神:黄山情缘下的艺术探索

“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葛庆友与黄山之间有着深厚的艺术情缘,多次的黄山之行,给他带来不竭的灵感,推动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他时常独自一个人背着画夹,穿梭在峰峦山道当中,坐在松石之间,静静观察、细细品味,他让黄山的美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跃于群山万壑的韵律中,赋予黄山鲜明的艺术气质。

黄山观云 中国画 2007年 144cm×365cm

“泼墨挥毫开新面”,葛庆友作为安徽美术事业重要的传承者与革新者,他在自然中求索,在笔墨中开拓,凭借深厚扎实的书画功底,为观众呈现出融通古今、充满诗意的山水新境。画如心声,艺为心迹,他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艺术的执着。

文/戴红,安徽省美术馆展览部)

作品欣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中国画 2001 145cm×363cm

且听龙吟 中国画 2006 68cm×135cm

虎啸龙吟 中国画 2007 179cm×96cm

画家简介

葛庆友(1944—2014),安徽萧县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1965年毕业于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国画创作,作品曾参加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展,首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全国著名书画名家作品展览、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画院双年展等,并在南京、烟台、佛山等多地举办个展。

作品《走进西藏》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金奖,许多作品被选送到美国、日本、德国及东南亚等国参加艺术展。部分作品为国务院、中南海、文化部及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其成就被多部辞典载入,出版有《葛庆友画集》多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