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开始衰老,不是看有没有健忘!医生警告:睡觉3异常或已老化
更新时间:2025-03-12 13:45 浏览量: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衰老是个谁都逃不掉的话题,说到大脑衰老,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健忘,今天记不得钥匙放哪了,明天忘了刚刚说过什么话,就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始退化了。
但事情可能远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大脑衰老,并不只是记忆力下降这一个表现,而是从更深层次的脑功能开始出问题,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睡眠。
医生们已经发现,睡眠的一些异常表现,往往比健忘更早一步暴露大脑的老化过程,而多数人却对这些信号毫无察觉。
人到了年纪,睡眠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睡不好就是正常的事。有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睡眠问题,可能是大脑衰老的早期信号。
比如,有人会在半夜突然惊醒,心跳加速,感觉莫名的恐慌,明明没有做噩梦,却好像整个人被拉出了睡眠的世界,这种情况被称为“睡眠惊跳”,可能和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紊乱有关。
健康的大脑在睡眠时会保持稳定的神经活动,保证身体的放松和深度睡眠,但当脑细胞开始退化,神经信号的传输就会变得不稳定,导致人在睡眠过程中突然后脑勺神经被激活,从而产生惊跳感。
有调查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30%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经历过压力或者过度劳累后更容易发生,而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在10年内被诊断出认知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病。
除了夜间突然惊醒,睡眠时的呼吸变化也是个容易被忽略的信号。
有些人睡觉时呼吸变得时断时续,甚至会出现短暂的窒息现象,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这并不仅仅是打鼾那么简单,而是大脑在控制呼吸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健康的大脑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动调整呼吸节奏,确保身体在睡眠时获得足够的氧气,但如果大脑的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呼吸的节奏就可能被打乱,甚至出现短暂的停止,导致血氧水平下降。
科学家在一项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在70岁之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近50%,这说明,大脑如果长期在缺氧的状态下工作,就容易受到慢性损伤,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
另外,有些人在睡眠时会出现奇怪的肢体动作,比如无意识地踢腿、抖动,甚至在梦中“演戏”,这些可能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表现。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和大脑控制运动的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有关。
正常人在睡眠时,大脑会暂时抑制肌肉的活动,避免人在梦境中做出过多的动作,但当这部分功能受到影响,人的肌肉控制就会变得紊乱,从而导致睡眠中的异常动作。
科学研究显示,有这种症状的老年人,在未来10年内发展为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近8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也意味着这种看似无害的睡眠问题,实际上可能是大脑衰老的前奏。
睡眠异常和大脑衰老之间的关系,其实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大脑在夜间的自我修复过程,和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如果长期睡眠质量下降,神经细胞的损伤就会加剧,最终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
而在这些睡眠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生理变化,比如神经递质的不平衡、脑血流的减少、神经炎症的增加等。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记忆和思维能力,还可能对情绪、行为甚至免疫系统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体健康。
有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存在睡眠问题的老年人,其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至少30%。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异常并不仅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一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长期熬夜、高度压力、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会加速大脑的老化进程。
有些人可能在30多岁就开始出现睡眠惊跳、呼吸紊乱或者睡眠行为异常,而他们往往不会把这些问题和大脑衰老联系起来。
科学家在一项针对40-50岁人群的研究中发现,那些长期睡眠质量差的人,在60岁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几乎是普通人的两倍,这说明,睡眠问题并不是老年人专属的现象,而是可能在年轻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大脑在夜间的“清理”功能。
大脑在白天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其中包括一种叫β-淀粉样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在脑组织中逐渐堆积,最终形成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变。
而大脑的清理工作,主要是在深度睡眠阶段完成的。如果长期缺乏深度睡眠,这些有害物质就无法及时排出,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人,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速度比正常人快50%以上,而这正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既然睡眠异常和大脑衰老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是否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延缓大脑的衰老进程?
研究表明,确实如此。科学家发现,一些针对睡眠的干预措施,比如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增加白天的日晒时间等,都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减少大脑衰老的风险。
同时,一些针对特定睡眠问题的治疗方法,比如正压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神经调节药物治疗睡眠行为障碍等,也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些研究都表明,大脑的衰老并不是不可逆的过程,而是可以通过干预来延缓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王潇.大脑认知功能网络层级性的发展和衰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