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阎维文回家乡办演唱会,67岁妻子状态担忧,夫妻仅差一岁像两代人

更新时间:2025-08-08 13:37  浏览量:1

在观众心中,阎维文的名字曾象征一种标准。

舞台上,他是军旅出身的民族男高音,是连续三十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常客”。

私底下,他的形象也一直与“正派、稳重、德艺双馨”这些词挂钩。

8月5日,68岁的阎维文在家乡山西平遥举办了一场名为“永远的小白杨”的专场演唱会。

妻子刘卫星罕见现身,瘦骨嶙峋的她看着让人有些担忧。

1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阎维文的名字早已刻在时代的年轮中。

上世纪80年代,一曲《小白杨》唱出了军人的孤独与坚守,也唱进了千家万户的心里。

他的身影,曾频频出现在春晚舞台,穿着军装,神情庄严。

当年的他,是军旅文艺的代表人物,被视为“德艺双馨”的典范。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歌唱家,会在从艺55周年之际,因为一场“感恩家乡”的演出被骂得体无完肤。

表面上看,舆论的爆发源于那套复杂的门票制度。

这场表演虽然不收费,但观众须购买平遥古城门票后参与抽奖,才能有机会进场。

这种操作让不少人觉得“打着公益的幌子搞商业套路”。

尤其是在演出当天,围挡明显将现场隔成“圈内圈外”。

老百姓站不进去,真正能看到演出的全是圈里人。

再加上主办方是一家当地牛肉品牌,商业冠名、豪华阵容、精心宣传,种种迹象都指向“利益驱动”。

更让网友难以接受的是,曾经宣称“军歌不能当工具赚钱”的阎维文,如今却频频现身商演、为企业站台。

有人翻出他2020年为某地产开盘献唱《小白杨》的画面,背景是一家屡次因施工质量问题被处罚的房地产商。

那首本该在哨所边飘荡的军歌,成了商业活动的背景音乐。

落差太大,自然容易引发反感。争议声中,有人说他不过是“变老的平民艺人”。

但也有人在替他辩解,称这种质疑是对一位老艺术家不近人情的苛责。

可无论站在哪一边,这场风波所折射的,是公众对当今“艺术”和“商业”边界的敏感度。

当“情怀”变成“噱头”,当“回报”变成“流量”,老艺术家要如何拿捏好自己的分寸,似乎变成了比唱功更重要的事。

2

公众对阎维文的怒火,并非无的放矢。

但若一味将他打入“晚节不保”的标签中,也难免失之片面。

演唱会当晚,他的妻子刘卫星罕见露面。

刘卫星穿着鲜亮的服饰,坐在观众席的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长睫毛掩不住她脸上的倦容,高温天气下依旧围着围巾,面部皮肤松弛、双手布满血管与皱纹。

两人自1972年相识,相恋时他15岁,她14岁,如今已携手走过50余年。

当时在山西军区文艺宣传队,部队规定严禁恋爱,他们只能偷偷在书页里传纸条。

1982年两人结婚,婚后第六年,刘卫星被确诊乳腺癌。

三次复发,数十年治疗,阎维文始终没有离开。

1988年,正值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决赛前夜,妻子住院、病情危急。

医生一句“五年生存率不到三成”,让他毅然决定退出比赛。

是刘卫星拽着输液瓶怒斥他:“你敢退赛,我现在就拔针!”

比赛结束后,他立刻飞奔到医院守着妻子动手术。

此后多年,他带妻子四处求医,亲自熬药煲汤,甚至自学心理学,只为缓解她在化疗中的恐惧。

直到2003年,医生宣布“基本熬过了危险期”,他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刘卫星出现在观众席,脸上依旧是温和的笑。

但疲惫、骨瘦如柴的模样,和舞台上精神抖擞的阎维文形成强烈反差。

这个男人,为了家、为了爱、为了那个在生死边缘挣扎过的妻子,付出过几十年光阴。

谁也无法否认,阎维文的确是个深情的丈夫。

只是,这份深情并不足以消解当下对他的质疑。

观众不是质疑他的人品,而是在审视一个曾经代表纯粹和坚守的形象,在时代转型期是否依旧匹配这个身份。

而这背后的焦虑,并非只属于他一个人。

3

8月5日那天,平遥城里张灯结彩,舞台灯光照映着一张张熟悉的脸。

演唱会现场来了不少老面孔:蔡国庆、雷佳、王宏伟、乌兰图雅……主持台上站着张泽群和任菲。

节目单几乎涵盖了阎维文一生的代表作,《小白杨》、《强军战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人说山西好风光》。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演,而是阎维文55年艺术人生的节点式回顾。

他在台上唱了一首新歌《平遥家》,歌词里反复念着“我的家乡在平遥”,台下观众纷纷打开手机灯,跟着旋律晃动。

那一刻,他眼圈泛红,神情凝重。

他的身体依旧挺拔,声线稳定,唱腔与二十年前别无二致。

台下的妻子,坐得笔直,看他演出时,目光满是柔情。

许多观众感慨,这一对,人到暮年依旧恩爱如初;也有网友说:“这不像一场演出,更像一场告别。”

有人把这场演唱会与阎维文过去的辉煌做对比,说那时是真情,现在是剧本。

但演艺行业的现状也很现实。

当今流量主导,年轻艺人扎堆,传统艺术形式难以在主流平台找到生存空间。

许多老一辈艺术家退无可退,若不商演、培训、站台,很难继续维系舞台身份。

或许,阎维文也是在现实与坚持之间做了一种选择。

如果这场演唱会的商业包装让观众失望,那也是他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这场风波背后,我们是否也该留出一点空间,去理解一个年近七旬的歌者在时代中的挣扎。

结语

愿阎维文的下一次亮相,不再引发争议,而是重新赢得尊重。

正如《小白杨》唱的那样:“它根儿深,干儿壮,不怕风雨吹打。”

这一次风雨之后,希望他还能站得笔直,继续唱下去。

阎维文从艺55周年“永远的小白杨”回报家乡走进平遥专场演唱会温情开唱——晋中日报

阎维文从艺五十五周年演唱会闪耀平遥 深情回馈家乡获赞誉——山西画报忻州号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