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耐心VS交易艺术!特朗普杀鸡儆猴,剪除俄羽翼,普京酝酿大招
更新时间:2025-08-08 15:39 浏览量:1
8月7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金色大厅内,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向全球投下一枚外交震撼弹,俄美已就普京与特朗普未来几天举行会晤达成一致,筹备工作即刻启动。
这场即将到来的峰会,恰似在特朗普“8月8日对俄制裁”最后通牒的引信上按下暂停键一般。然而,这一切已经来得太晚,俄罗斯已经宣布退出《中导条约》。
8月6日的莫斯科暗流涌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前往克里姆林宫,带着特朗普交给他的两个任务,一是说服普京接受停火框架,二是试探俄方对美俄战略合作的真实态度。
这场闭门会谈持续三小时,被克里姆林宫外交政策助理乌沙科夫称为“有益且具有建设性”。这个外交辞令背后,是双方就乌克兰问题达成一定共识,并罕见探讨“美俄战略合作前景”。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欢呼“取得巨大进展”的姿态,与普京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俄方刻意淡化会谈成果,仅表示“双方满意”,却重点强调“俄美关系可按全新互惠场景重建”。
这种差别也暴露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核心矛盾,特朗普急于收割“停火政绩”,普京则谋求战略利益。
就在威特科夫离开莫斯科几小时后,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印度对美商品关税推高至50%,创下美国此轮对贸易伙伴的最高税率纪录。
此举表面惩罚印度,实为“杀鸡儆猴”。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警告,若某些国家继续购买俄油,将面临“三位数关税”。
美国想要切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而普京手握着三张王牌,一是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主动权,而是俄罗斯强大的制裁耐受力,三是俄美在北极等地合作的前景。
因此,俄总统普京显得并不慌张。不过与此同时,基辅的焦虑达到高峰。泽连斯基在全国讲话中称俄罗斯“看似更认真对待停火”,却尖锐警告:“别在细节上欺骗乌克兰和美国”。
当特朗普宣布将推进美俄乌三方峰会时,泽连斯基已经感到不妙。更致命的是欧洲被排除出谈判桌,特朗普在与英德芬等国领导人通话中明确表示,三方会谈“不包括任何欧洲国家”。
随着会晤日期逼近,两个关键悬念将影响和平进程。首先是领土问题,俄罗斯坚持完全控制顿涅茨克等乌东四州,美方却要求归还扎波罗热、赫尔松部分区域,也就是主张俄乌两国按照当前战线停火;
最后是制裁问题,白宫宣称8月8日对俄罗斯的制裁“仍将启动”,但若峰会举行,制裁是否会影响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
未来几日,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与普京的“战略耐心”将展开正面交锋。可以说,俄乌两国很难签署全面停火协议,俄罗斯大概率只是卖特朗普一个面子,让俄乌在局部进行短暂的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