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晚节不保,67岁开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他却扬言回报家乡
更新时间:2025-08-08 15:35 浏览量:1
文丨小妞
编辑丨小妞
他,曾经是个有品德有艺术才华的歌手!
如今,阎维文携《永远的小白杨》荣归平遥。
他用《说句心里话》《强军战歌》等经典献礼家乡。
但是却被网友吐槽演唱会捞金。
如今他陷入了晚节不保的舆论漩涡。
那么,他的演唱会真的如他所说是要建设家乡吗?
在物质的旋涡里,他真的能避开世俗的诱惑吗?
2025年8月5日晚,山西平遥古城上演了一场热闹的演唱会。
67岁的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作为主角登台,精神矍铄地完成了表演。
主题定为“回报家乡走进平遥”。
他邀请了黄训国、蔡国庆、乌兰图雅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
为家乡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但是,演出虽已落幕,网络上却掀起了意想不到的批评声浪。
许多声音直指这场“回报”变了味。
争议的核心在于演唱会的入场方式。
主办方在演唱会前发布了消息,宣称门票免费。
采用了“公平抽奖+实名核销”的方式进行发放。
具体规则是,只要在演唱会当天。
也就是2025年8月5日购买了平遥古城门票的人,便自动获得参与抽奖的资格。
最终只有500人能抽中演唱会门票。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
如果想看演唱会,必须先花钱购买平遥古城的门票,再期待成为那五百分之一的幸运儿。
这种“以票换票”的模式瞬间点燃了网友的不满情绪。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批评。“一句平遥家又薅了多少人的羊毛!”类似的评论此起彼伏。
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变相收费,阎维文打着“回报家乡、免费送票”的旗号。
实质上是在利用自己的名气,通过捆绑平遥古城门票销售来获取经济利益。
更有网友指出,这场演唱会并非纯粹的公益活动。
它由平遥当地一家牛肉企业独家冠名赞助,商业气息浓厚。
这与“纯粹回报”的宣传口径明显不符。
这使得阎维文本想作为从艺55周年纪念的诚意之作。
在收官之夜迅速被推上舆论漩涡,网络上“晚节不保”、“趁老捞金”的指责铺天盖地。
实际上,网友对阎维文的反感并非全因这次平遥演唱会而起。
回顾他的过往经历,一些商业化操作早已引发过质疑。
时间退回到2020年,就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参与了阎维文举办的声乐大师班。
据相关信息显示,这个大师班的培训期仅有短短三天。
但收费标准却高达每人4500元至5000元人民币。
当时公开报道或参与者分享的信息中提到,每期学员数量达到百人规模。
据此计算,短短三天,这样的大师班就可以为阎维文带来最少45万元的收入。
高昂的收费与极短的培训周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引来不少网友诟病:“音乐是自成体系的,3天能学到啥?怕不就是为了挣钱吧?”
这些培训班的信息在相关行业信息平台或活动记录中可以查证。
同年,阎维文的另一次站台活动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他受邀参加了某房地产企业的开盘庆典活动。
在活动上,他深情演唱了包括《小白杨》在内等多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
但是,问题是这家房地产企业此前就已被相关住房建设管理部门官方通报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并因此被处以数万元罚款,这属于公开的政府处罚信息。
这一选择显得尤为扎眼,因为阎维文本人过去在公开场合曾多次强调:“军歌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
此番为一家有工程质量问题记录、正被舆论诟病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商业演出。
演唱的恰恰就是军旅歌曲,与他之前的公开表态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被网友认为言行不一,缺乏原则。
这也成为其公众形象受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当平遥演唱会风波再起时,网友很自然地就将这些过往争议串联起来。
高昂收费的短训班、为问题企业站台、再到如今被质疑“挂羊头卖狗肉”的演唱会门票规则。
这一系列围绕着商业利益的操作,不断消磨着大众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好感。
平遥演唱会原本意在展现艺术生涯积淀与桑梓情怀。
未曾想,精心设计的抽奖机制、明确的商业冠名,叠加其自身过往积累的争议点。
最终使其深陷舆论泥潭,赞誉寥寥却质疑重重。
这让一场本该收获掌声的演出落得充满争议的结局。
澎湃新闻——阎维文领衔全场齐喊“一二三四”!昨夜,北海歌浪比海浪更猛
中国新闻网——歌唱家阎维文回家乡平遥举办从艺55周年演唱会
看点新媒体——阎维文从艺55周年“永远的小白杨”回报家乡走进平遥专场演唱会温情开唱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