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打花棍
更新时间:2025-08-08 18:05 浏览量:1
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橡林村旅游、农家乐、打花棍远近知名,以表现农家生活、农村风貌为突出特色主要代表。
在驿城区蚁蜂镇橡林村,村民们有表演打花棍的文化传统。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或村民农闲时节,村民们都会自觉聚集起来,练习、传授、表演这一传统技艺。据悉,这门技艺是由革命圣地小延安竹沟驻军部队创作并传到民间的。打花棍表达的主题是军民团结、打胜仗的欢庆,表演时组成长队走、跳结合,共有三路十二招。
打花棍原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参加者多为女性。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健身活动,男女老少均可参与表演。表演时,八人分四组对打。棍与棍,棍与地做有节奏的碰击。姑娘们身着镶边的服饰,边歌边舞,手舞花棍,不停地击打自己的头、肩、胸、臂、背、膝腿、足等身体各部位,交换队形互相击打,花棍发出悦耳动听的碰击声和着姑娘们清脆婉柔的歌声。打花棍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也不断变化,已从原来的“女打男跳”变为“男女打跳”。打花棍有点打棍、来回扫棍、旋转扫棍等打法,基本跳法有左跳、右跳、上跳、跨跳、跳起转体等。打跳达到热潮时,打棍者将绳子系在自己的一只脚上做扫棍动作,另一脚做单足跳。与舞姿结合起来,“锦鸡展翅”“二郎担山”“明月戏蝉”;“鹞子翻身”“嫦娥奔月”“金蛇盘身”等。
现表演团队主要发起人为陈孝德,骨干队员有王学义、徐泽奇、杨军川等30余人。2003年代表蚁蜂镇参加确山县春节民间文化汇演荣获一等奖;2017年受邀到驻马店高中迎新春团拜会表演节目,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橡林村打花棍技艺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橡林村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打花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管理和利用工作,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为推动蚁蜂镇“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