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博会推荐艺术家 | 张墨英
更新时间:2025-08-12 16:29 浏览量:1
本期推荐 | 张墨英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2025/08/12
张墨英,江苏句容人,1990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后考入省委党校,于2003年毕业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大学本科学历。
艺术师承
自幼爱好绘画,2017年开始,师从郭朝明、卞瑞、张建军三位老师学习传统花鸟和山水。2022年3月开始,师从中国当代画家、诗人、清华美院导师左锋义老师,创作当代彩墨国画。
社会任职
北京心海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艺术·国际女艺术家学会委员
国际抽象艺术家联盟常务理事
主要展览
2022年,作品《山乡春色》入选江苏省“新时代颂”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
2023年,作品《最美乡村》人展江苏省“奋进新征程—江苏乡村振兴写生创作美术作品展”;
2024年4月,作品《母亲河的恩泽》入选“第五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
2024年8月,作品《蓝色依恋》和《久别重逢》在天津市津南区文化中心美术馆参加了“左锋义当代彩墨师生联展”,并由大骞研学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
2024年11月,作品《云水间》参加了“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书画展”,由新时代中俄文化教育中心、中国女画家协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共同主办;
2025年,作品《虔诚》、《向往》、《母子情》、《爱的味道》、《心生欢喜》、《在路上》、《无家可归》等参加了中国艺术平台线上展览。获得铜奖、创意奖、二等奖、一等奖、金奖。
张墨英作品
张墨英的艺术轨迹,是一条从传统笔墨走向当代表达的清晰路径。
2017 年起,她师从郭朝明、卞瑞、张建军研习传统花鸟与山水,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2022 年转随左锋义探索当代彩墨。
这种师承经历,使其彩墨风格天然带着“融合”的特质:融合了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色彩的精髓,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现代感的新彩墨国画风格。
01
传承
从传统文脉传承来看,她的彩墨创作深植于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早期研习传统花鸟与山水的经历,使“笔墨”作为艺术表达的核心基因被保留——线条的韵律、墨色的晕染等传统技法要素,构成了其彩墨作品的基底,体现出对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理念的延续,确保了作品在文化根脉上的连贯性。
张墨英作品
02
创新
在现代艺术语言的融入方面,其彩墨创作明显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中色彩的独立性与抽象表现手法。
张墨英突破了传统中国画“随类赋彩”的规范,色彩不再仅作为物象的附属,而是成为传递情感的独立媒介,具有了自身的情感属性与表现力。
通过简化形态、流动色块等方式,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视的视觉符号,张墨英的创作实现了从“再现物象”到“抒发心境”的跨越。这种转变并非割裂传统,而是在笔墨基础上注入了色彩的张力与抽象的意趣。
张墨英作品
03
跨越
从跨语境表达来看,其彩墨风格呈现出“跨文化融合”的特征。
在保持笔墨传统的基础上,将西方色彩与抽象语言有机融入,使作品既不失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又具备现代艺术的视觉张力,形成了一种能够衔接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表达范式,回应了当代艺术语境下多元文化交融的趋势。
而这种跨文化融合最终抵达的艺术效果,恰是令人迷醉的感染力。她的一些抽象作品,有如剖开千年的岩石,露出如金如玉的横截面,流淌沧海桑田的印记——笔墨的沉淀感与色彩的流动感交织,让观者既能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沉静,又能被现代表达的活力触动。
这种迷醉的效果,并非刻意营造,而是传统根脉与现代探索自然碰撞的结果,也正是这种效果,让她的彩墨作品在当代创作中脱颖而出。
张墨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