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你会为一场赛 奔赴一座城吗?

更新时间:2025-08-25 12:44  浏览量:2

01/临时出发的理由

那天午后,我正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空调吹着冷风,手机屏幕上滑过一条短视频——江

苏各地为苏超量身定制的大屏应援。评论里有人写着:“来吧,总要看一次苏超。”

不知道哪根神经被点到了,我立刻想起朋友阿月一个月前发的消息:“你要不要来看苏

超?保证氛围不比欧洲差。”

我没多想,立马就买了去那座城的高铁票。

我出发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看一场球赛。

但我知道,很多人也在和我做同样的事——为了一场比赛、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图片来源:央视网

02/城市被点燃的那天

到站那天,整座城就像被比赛点燃了。车站外的出租车排成了长龙,司机一听我是来看

球的,笑着说:“你来对了,这两天酒店都涨价了。”

这座城原本的节奏很慢,小吃摊贩在老街里晃悠,广场舞阿姨七点准时占位。但因为这

场比赛,节奏被调快了。

临赛前的晚上,商业街灯火通明,球队的旗子挂在路灯上,酒吧的露台全是谈论比赛的

球迷。当地人跟我说,今年的苏超决赛,光外地游客就比平时多了五成以上,酒店一周

前就订满,夜市的生意翻倍。

一场比赛,把这座城的消费链条从吃、住、行一路拉满。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03/赛场内外的双重狂欢

比赛当天,我提前两小时进场。看台上坐着的是各地赶来的球迷,手里挥舞着不同颜色

的毛巾。90分钟的比赛紧张激烈,但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中场休息的节目——来自西藏

拉萨达孜区的艺术家们身着传统藏装,用藏戏为苏超联赛助威。

这让我想起了远在贵州的“村BA”,一个原本只在村里玩的篮球赛,如今能吸引成千上

万的人到场,顺带把当地农产品、民宿、餐饮全带火了,去年暑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

五成。

而在我所在的这场苏超,不少外地游客和我一样,看完球还留了几天——去周边古镇逛

夜市、拍照打卡……这些原本和体育无关的场景,因为赛事的流量,被顺理成章地串联在

了一起。

04/另一种“演赛经济”——歌声里的旅行

不只是球赛。上个月,我在山东临沂,见识了另一种“演赛经济”。

那是刀郎的演唱会,当晚涌进了12万歌迷。城市的广场变成了临时的音乐营地,帐篷、

房车、露天烧烤,一切都带着流动的烟火气。

当地文旅部门统计说,那一场演唱会带动了3.2亿的直接消费,景区游客量上涨25%,酒

店入住接近满员。

演唱会、音乐节、戏剧节……它们和体育赛事一样,不只是卖票,更是在为城市创造一次

集体狂欢的机会。

05/城市的长尾效应

我问一个开民宿的老板,这种热闹能持续多久。他说:“最热闹的是赛期,但不少人回

来二刷三刷,不一定为了比赛,而是觉得这里的生活节奏适合短途放松。”

这也是很多城市办赛、办演出的目的——不仅是引流,更是留人。

像成都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就把演出和场馆旅游打包售票;黄山马拉松在赛道沿途设计

徽州文化加油站,让跑者记住的不只是终点,还有沿途的风景与人情味。

一场赛事或演出,最理想的结局,是让游客在这座城建立情感坐标。下一次来,可能已

经不需要理由。

06/我在这座城的意外收获

赛后的第三天,我已经和一群当地朋友坐在江边聊天。他们带我去尝了一家藏在居民区

里的米粉店,说这是球员们训练时常吃的地方。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趟旅行真正的意义,早就超出了“看一场比赛”。

它更像一次借口——借一场热闹,把自己放进另一种生活里。

尾声·你呢?

“演赛经济”不是冷冰冰的名词,而是无数个奔赴的瞬间——有人为了一脚进球,有人为了一首歌,有人为了一段记忆。

而城市,也在这样的奔赴里,被看见、被体验、被记住。

这个夏天,你有没有因为一场比赛或演出,临时订票去了某座城?那一站,给你留下了

什么?

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夏天的“奔赴地图”有多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