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赫尔辛基的“诗意对话”
更新时间:2025-08-28 09:15 浏览量:1
图为艺术节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近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芬兰共和国建交75周年艺术节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本次艺术节由芬中艺术文化协会主办,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吸引了来自中国、芬兰、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文化界人士、艺术爱好者及各界嘉宾参与。中国驻芬兰使馆对艺术节的举办表示祝贺。
艺术节上,中芬18位艺术家的画作集中展出,呈现两国艺术创作的多元风貌与跨界融合成果。芬兰艺术家创新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描绘北欧自然风光。中国画家则突破传统媒介限制,借助西方绘画材料与表现形式,描绘东方传统文化元素。芬中艺术文化协会会长余志锋表示,芬中友谊源远流长。东西方艺术语言的交融共生,生动展现了“艺术无国界”的理念,为芬中两国文化与心灵的沟通架起桥梁。
活动现场,芬兰前总理、芬兰国家艺术博物馆主席马蒂·万哈宁手持诗稿,为中国画家的水墨作品深情朗诵。他表示,芬兰是最早一批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同中国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芬中关系保持良好发展,许多芬兰民众期待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此次展览带来芬中艺术家的作品,十分难得。
出席艺术节的芬兰前驻华大使雅里·古斯塔夫松指出,芬中友好关系坚实如初。政府、企业、科学界、文旅界人士需共同努力,持续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他还表示,自2015年卸任大使以来,他已多次重访中国,中国始终对他有强大吸引力,期待芬中之间创造更多崭新机遇。
本次艺术节特别设置青少年艺术展区,集中展出10幅围绕“北极主题”创作的青少年优秀画作,不仅展现了青年一代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关切,也为中芬文化交流注入新生力量。活动现场专门还设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生动展现中国非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吸引众多来宾驻足观赏,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芬兰民众对中国文化认知的一扇窗口。此外,芬兰艺术家登台演绎中芬经典歌曲,熟悉的旋律跨越语言隔阂,传递真挚情感,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不同文明对话的魅力。
主办方表示,本次艺术节不仅为中芬两国艺术界提供交流互鉴的契机,更以艺术为纽带,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好情谊。
本报记者 李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