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屠宰完的牲畜家禽,被挂到了艺术展馆,残酷画面震撼每一个人

更新时间:2025-08-29 19:57  浏览量:1

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吃肉,我们知道,动物的肉被制作成各种美食,并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波澜。假设,动物被屠宰时的场景,置于我们眼前,残忍的画面会让人产生生理上的不适,进而对肉食难以下咽。这个时候,在我们的眼中,吃下任何一块肉,都会非常罪恶。

场景更换,原本正常的行为,也变得怪异起来。就比如,在沙滩上我们可以尽情地穿着比基尼,而在城市中的街道、公园等场景中,这样穿着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我们可以接受牲畜的肉出现在肉食摊上,却难以接受,这些牲畜的肉出现在艺术展厅或自家的客厅中。

来自阿根廷的艺术家塔玛拉·科斯蒂亚诺夫斯基,就将各种牲畜的肉,搬到了艺术展厅上,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与争议。当然,作为一名艺术家,她并没有真使用牲畜的肉进行展览,而是用废弃布料制作成被切割开来的猪肉,或者被宰杀的家禽。

据小绛了解,塔玛拉·科斯蒂亚诺夫斯基出生于1974年,刚成年时曾在一家外科诊所工作,这一工作经历,让她发现被皮肤隐藏起来的东西。鲜红的血管、白色的韧带筋膜、缠绕排列的肌肉,以及大量的脂肪,都给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一工作经历,变成了塔玛拉·科斯蒂亚诺夫斯基的梦魇,也成为她艺术创作之旅的缪斯。在成为艺术家之后,她将这段经历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现。她希望通过这样残酷又真实的场景,让人们反思消费主义、生命,以及人类贪婪的需求。

除了表达这一直观主题外,作品本身使用的材料也耐人寻味,据这位艺术家介绍,她制作的“肉类”作品,大多使用废弃衣服制作而成。为了制作这些作品,塔玛拉·科斯蒂亚诺夫斯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自己衣橱里寻找可用的材料,褪色的内衣,变成动物的韧带;沾满污渍的桌布,变成鸟类的羽毛;穿旧的毛衣被打散,看起来就像动物脂肪一样柔软。

据塔玛拉·科斯蒂亚诺夫斯基介绍,使用废弃的衣服来制作已经“死亡”的动物躯体,是为了强调生命死亡和重生的不断循环。无论是作品的外在,还是内在,都融入了艺术家的深度思考,这也是这些看起来十分残酷的作品,能够搬进艺术展厅供人们欣赏的原因。

当一块肉放在砧板上,令一块肉被悬挂在艺术展厅中,同样大小颜色和形状的肉,前者会让人产生强烈的食欲,后者却让人感到莫名恐惧,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只是环境,以及人们看待这块肉的眼光。

对砧板上肉食露出贪婪的目光,是没有经过伪装的食肉天性。而对于放置在展厅中的肉食感到愧疚和恐惧,是人性慈悲一面的天然流露。这也是这些特殊的艺术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所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组用废弃布料制作而成的肉食雕塑作品吧。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