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比赛办成艺术的AUBL,如何为亚洲篮球开新篇?
更新时间:2025-08-30 11:17 浏览量:1
8月24日晚,通体被蓝色荧光笼罩的杭州滨江体育馆座无虚席,首届AUBL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如期打响,清华大学和政治大学过五关斩六将,从12支球队中脱颖而出会师于此。
蔡崇信、姚明、邓超、何猷君、郑强等各界名流的场边观战,更是为这场亚洲大学篮坛的巅峰对决,营造出了NBA一般的氛围。
比赛的过程不赘述了。最终的结果是,政大核心宋昕澔狂砍29分12篮板6助攻2抢断,率队3分险胜清华大学,夺得首届AUBL冠军,他本人也荣膺总决赛MVP,从而引发了内地网友关于他明年CBA选秀前景的大讨论。
这个冠军可谓含金量十足。
在我看来,除了韩国的高丽大学、日本的东海大学、中国大陆的华侨大学,本届AUBL汇集了中日韩蒙4国大学生的最强战力。
李主煐(5号)在比赛中
参赛球员更是星光熠熠:除了宋昕澔,还有曾经入选过中国男篮短训营的隰泰诚(清华大学)、蒙古五人篮球国家队的巴尔斯博勒德(额图根大学)、2022年U18亚洲杯MVP李主煐(延世大学)、2022年U16亚洲杯日本摘银的二号得分手小川瑛次郎(白鸥大学)、韩国未来的归化人选弗雷迪-姆布伊(建国大学)……
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AUBL允许每队注册3名具备所在地大学生联赛参赛资格的外籍生,采用4节4人次。由于中国大陆不允许外籍生参加CUBAL,该政策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大陆球队夺冠设置“障碍”的效果。
两天前,我在另一个活动偶遇清华男篮主教练陈磊,当谈及已经落幕数天的AUBL,他还是会不断感慨“锻炼价值很高”。
总之,AUBL冠军=亚洲大学冠军,这一点毋庸置疑。这种级别的国际交流,对于中国大学篮球确立自身坐标、打造职业青训和留洋以外的人才培养“第三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真正想聊的是,正如此次AUBL无处不在的口号——History Starts Now(历史从此刻开始)——所昭示的,它的确正在从理念和实践上革新中国乃至亚洲篮球赛事的历史。透过“蔡崇信投资”的光环,我们可以看到它“钞能力”以外更丰富的内涵。
有很多“国际赛事”充其量只是有境外球队参加的国内赛事,它的内核仍然是传统的。AUBL不一样,它从诞生之初,就努力从传统的窠臼中跳脱出来。作为新生事物,它没有任何包袱,完全可以迈着大步去闯荡、去创新。
最右为Julian Scott
仅裁判员阵容,就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执法首届AUBL的裁判共6名,除1位中国裁判以外,其余5位均为外籍,而且都有执裁NCAA或NBA发展联盟的经历,其中美国裁判Julian Scott更是有望执法新赛季的NBA。
他们对尺度的拿捏恰到好处。小组赛清华逆转白鸥一战,虽然对抗强度很大,却没有如我担心的那样沦为只剩对抗的低效率肉搏战。
最终,清华在全场观众山呼海啸一般的加油声中,完成了一场史诗级的逆转。赛后的集锦中不会有裁判的影子,他们的努力却已然凝结为球迷的美好记忆。
国际化的裁判员队伍,得益于AUBL国际化的工作团队。Realeague(AUBL独家运营机构)篮球运营高级副总裁Greg Stolt和AUBL运营负责人Dennis Kim都有过在NBA多年的工作经历。因此,他们可以调动包括NBA在内的北美篮坛的资源。
Greg Stolt(后排最高者)执教公益训练营
“执裁是极其艰难的工作,你不可能百分百正确,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错漏判。但归根结底,我们理解公平和平衡对每一支参赛队的意义,比赛是否成功,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Greg Stolt对我说。
国际化裁判团队的构建,只是AUBL走心运营的冰山一角。
富有审美价值的出场仪式
在空间较小、无法呈现大场面的滨江体育馆,AUBL因地制宜,营造出了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未来感和颠覆性的赛场环境。
除了内场观众席所在的一侧,球场的其余三面均被硕大的屏幕包围起来,审美在线的动态图案在屏幕上变换,成为运动员挥洒汗水的最好衬托。地板则摒弃了传统的“哑光漆+地贴在漆面之上”的做法,转而采用亮光漆并将地贴整体覆盖,宛如镜面。
一踏入球场,不待哨声响起,视觉享受之旅便已然开启。
开幕式时,所有队员依次从流光溢彩的球员通道走出,宛如时装周的T台走秀。当竹节般的装置缓缓打开,手工打造的AUBL金杯现出真容,气氛达到高潮。
实际上,AUBL的仪式感并不仅仅存在于开幕式,而是贯穿于每一场比赛的出场仪式当中,赛会制的比赛中,这并不多见。
整体调暗的环境里,运动员巨幅海报在大屏上显现,地板被打出一道狭长的亮区,球员依次在这里站定,宛如战士列阵——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同样也是“出片”神器。
以上种种,还只是AUBL整体视觉效果的一部分。仅就视觉效果而言,说AUBL是“NBA级别”毫不夸张。
坦白讲,这并不令我感到意外,因为AUBL的CEO李锦天,先前就是CBA2.0的主要操刀者之一,牵头打造出了首批9支CBA球队的全新视觉效果。当时给球迷带来的震撼,毋庸赘言。
此番AUBL又招来CBA2.0时期的设计团队,为12支参赛队打造了全新球服。这些球服整体风格保持统一,同时又各具鲜明特色,一位媒体人表示:球衣好看是好看,最大的问题就是买不到。
细节:内场观众席与球场间没有隔离带
如果你仔细审视AUBL繁多的视觉元素,你会发现它非常注重细节上的一致性,举个例子,由领先体育特别定制的内场座椅,它第一排的椅面和椅背的颜色,与赛事的主色调——姑且称之为“AUBL蓝”——竟然完全一致。
这种细节会在无形当中影响观者的感官,美的感受正是无数这种细节的集合体。美的感受加上竞技本身催生的肾上腺素,会让你非常愿意进场观赛。
AUBL还建立了自己的官网,你可以在它上面查看赛程、数据统计、球员名单、比赛集锦。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网站,比如它的响应速度不够快、文字直播(Play By Play)没有实时比分……这些都可以通过时间去完善,但“有”和“没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不要将这一切视作理所应当。即便是CBA,它拥有自己的官网也已经是2017年10月的事了,此前若干年,它一直在各大门户网站“流浪”,以至于查询历史数据成为了一件让媒体人们望而生畏的工作。
AUBL开发了自己的周边产品,仅我看到的,就有充电宝、贴纸、徽章、帽子、钥匙扣等多种品类,而且设计感满满,让人很有入手的欲望;
AUBL官方拉拉队与台湾拉拉队思路相近,它不仅有自己的队名“Sisup”,还拥有独立的logo、自媒体账号和官网专页,未来像台湾拉拉队那样举办粉丝见面会或推出周边产品,也不是不可能;
AUBL拥有自己的吉祥物:汪主任。它是一只留着泡面头的狗,它不喜欢在比赛中看手机的人。我就“有幸”被它点过名,手机摄像头被教鞭狠狠戳击之后,我拿到了一张贴纸。汪主任甚至还拥有好几套自己的微信表情包……
总而言之,AUBL是一个完全划时代的赛事,它充满了活力、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
竞赛层面它精益求精,而在那些被传统赛事习惯性认为无关紧要、却已在国外被证明最能体现赛事成熟度的层面,它同样孜孜以求。
那是一些我们传统认为可以随着一个联赛的成长成熟慢慢“配齐”的东西,却是AUBL与生俱来的东西——甚至,它或许认为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当代赛事能够成立的基础。
这是基因和底层逻辑的不同。
就像全球化浪潮中出生的孩子,天生就是世界公民。他们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人类一样,都是人,却不是同一种人。
的确,AUBL拥有来自蔡崇信家族投资平台蓝池资本的投资,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一句:为什么受到蓝池资本青睐的是AUBL,而非其他?
我们不妨看一下AUBL星光熠熠的赞助商阵容:安德玛、夸克、康师傅冰红茶、金陵体育(篮架)、领先体育(地板)、顾连医疗、极氪汽车……这大概很难用“人脉资源”来做简单解释,或许正如李锦天所说,品牌选择AUBL是源于理念上的一致,以及对联赛前景的看好。
赞助,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声誉和用户心智的投资。显然,赞助商认为砸钱/物给AUBL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
大学篮球的价值,早已被NCAA证明。2024财年,NCAA仅篮球项目的收入就高达13.8亿美元——合98.4亿人民币,几乎与国产品牌361度的年营收相当,方兴未艾的NIL(姓名、形象和肖像权)又将继续推高它的价值。
亚洲尤其是东亚,拥有非常庞大的篮球受众群体,同时,这一区域的大学入学率很高,一所大学拥有几十万校友并不稀奇。这些都是未经有效利用的“沉睡的资源”。若干年前,阿里体育高调入主CUBA,试图唤醒这些资源,却因为疫情等原因无疾而终。
如今,AUBL来了,它不是选择以外部力量改造一个既存的联赛,而是另起炉灶,完全原创一个新的联赛。像手拿一张白纸,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涂抹。
额图根大学男篮主教练巴彦朝格特,蒙古国现役三大功勋教练之一
它毫无疑问打响了第一枪。除了蜂拥而至的赞助商,还有将滨江体育馆的看台完全塞满的观众。
在没有华侨大学这种绝对顶流而且身处社会场馆的情况下,它的票房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三天小组赛斩获不小,决赛更是一票难求。
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首届AUBL没能盈利,但据《体育大生意》报道,它已经“接近做到收支平衡”,在办赛成本如此高昂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实为不易,同时也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决赛座无虚席
根据AUBL的计划,2025-2026赛季,他们将开启首个主客场赛季,那显然是比赛会制艰巨得多的任务。如何在没有刚性约束的情况下保持联盟的向心力,如何克服各国/地区文化和发展水平差异保持办赛水准不下降?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
但我相信,AUBL可以给球迷们带来更加惊喜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