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入画来!浙江美术“新峰人才”赴衢州采风
更新时间:2025-03-12 17:44 浏览量:7
3月3日至6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组织美术“新峰人才”赴衢州常山、开化,开展为期四天的采风创作活动。此次活动积极响应浙江省“艺术扎根大地”计划(点击查看详细报道)号召,力求让青年美术人才贴近生活,挖掘创作素材,探索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美术家们首先奔赴常山溪东村、璞石村、黄冈村,当地的传统乡村建筑布局与新农村生活场景,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采风现场在开化的金星村、田坑村、霞山村,面对广袤田野与错落民居构成的田园风光,大家纷纷支起画架,用色彩和笔触记录美丽乡村。
▲采风现场美术“新峰人才”们还与衢州当地的美术家、美术爱好者进行了多维度的艺术创作交流。
创作感言
钟志宏:
常山写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自然、与历史、与文化的相遇,也让我明白了艺术创作的真谛——那就是用心去感受,用爱去表达。在这条路上,我将继续前行,用画笔记录更多的美好。
吴晨凯:
与“新峰计划”的画家们在野逸山间观察自然生长的植物,穿梭在青草味道的乡间与古建筑中......这次写生考察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纯净的乡土自然气息。艺术扎根大地,是要美术家们融入日常的生活,寻觅与体验沾泥土、带露珠的烟火人间。
蔺洁青: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深知肩上责任之重,艺术家不是旁观者,而是记录者、建设者和守护者。艺术家要以双脚丈量田野,用双手触摸生活,让创作从泥土中汲取养分,在烟火中捕捉灵感。要以艺术为犁,深耕这方热土,以匠心为种,孕育时代风华。
杜 昕:
有幸踏上衢州大地,以画笔探访“宋诗之河”的文化基因,寻脉常山古意,撷取花海烟痕。剡溪藤展千年画卷,放翁诗魄入今朝墨樽。我们以艺术创作者的身份深入大地,感受生活,既要用传统笔墨对话宋韵先贤笔下的诗意山河,更需立足当下,让笔墨在历史长河与时代浪潮的碰撞中绽放新芽。
赵颖鸿:
此次到常山和开化采风,古老建筑、一砖一瓦满是故事;秀丽山水、一草一木皆蕴诗意。这是艺术表达的无尽源泉。艺术创作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而我正于其中找寻新的表达。艺术不是孤立创作,而是对世界持续观察与回应。
张 飞:
两天的时间里浅游了常山与开化,深切感受到“艺术乡建”蓬勃兴起。从改造古宅为创意工作室、面包房等,再到挖掘民俗打造特色表演......艺术激活了乡村经济,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重塑了乡村魅力。语短情长,希望以后可以多来!
金大伟:
这次采风让我重新认识到“艺术扎根大地”的真正含义,中国画的魅力不仅在于毫端纸上的笔情墨韵,更要根植于脚下的土地。作为青年中国画家,我将把采风中的所见所感融入未来创作,更注重从真实的山川风物中汲取养分,让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对话。
冯一豪:
有幸参与此次采风写生活动,常山、开化的山水画廊令我沉醉。青峰叠翠间流淌着钱江源的清冽,古村落的夯土墙沉淀着时光肌理。此行我不仅捕捉了浙西山水的气韵,更在人文肌理中寻得造型艺术的新灵感,期待将这份质朴与灵动融入未来创作!
部分采风作品
古法榨油工 蔺洁青 速写
高田坑村小景 吴晨凯 纸本水彩
英英白云 钟志宏 白描
林意觅衢风 赵颖鸿 水彩
玉蕊琼枝·常山茶花 杜昕 白描
高田坑小景 张飞 数字绘画
开化清水溪鱼 金大伟 国画
洇彩絮语 冯一豪 水彩
高田坑村 茹峰 国画
惊蛰 王敏杰 布面丙烯
报春 叶瑛 国画
星空小镇 余王波 水彩
台回山之春 莫晓卫 水墨绢本
青石印象 王斌 油画
高田坑村 姚增雄 油画
来源 / 省美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