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艺不卖身?这一次,再多的名和利都救不了口无遮拦的苏有朋
更新时间:2025-08-31 06:41 浏览量:2
文|非主流少年
谁能想到,火了大半辈子的苏有朋,临到老了,却晚节不保了。
口无遮拦的他,因为一句话而引火烧身,如今成为全网群嘲的对象。
提起苏有朋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从一开始的小虎队,到后来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经典作品,都有着苏有朋的身影。
有颜值,有演技,还会唱跳,这些年,苏有朋一直被大家称为是全能型艺人。
而且出道多年以来也没有什么争议,简直就是白月光的存在。
谁能想到,就在最近,这位白月光竟然“翻车”了。
事情的起因是苏有朋打算开一场音乐会,本来是想回馈粉丝,结果没想到成为一个闹剧的开端。
这场音乐会设置了VIP票和普通票两种模式,拥有VIP票的虽然更贵一点,但是可以和偶像进行合影。
而普通票虽然便宜,但是没有合影的权利。
这个消息一出,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有些粉丝认为,VIP票实在是太难抢了,很多人都抢不到。
考虑到大家都是千里迢迢跑过来的,所以有粉丝提议,希望普通票也能增加合影环节。
谁知道正是因为这个提议,引发了苏有朋的不满。
苏有朋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来了一句“我卖艺不卖身。”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不爱音乐的别来了。
这个文案一发出来,很快就把苏有朋推入了舆论中心。
一方面大家觉得他说话语气有点冲,另一方面,大家觉得他情商低。
因为粉丝们本来也只是提个小建议,苏有朋大可以不采纳,但是却偏偏回复了这么一番犀利的言论。
还把问题上升到“卖艺不卖身”的高度。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不仅伤了一些粉丝的心,更是引来了很多路人的讨伐。
眼看着舆论愈演愈烈,苏有朋终于坐不住了,当天晚上,他又发了一条道歉文案。
原来这一次音乐会,苏有朋也只是想在生日的时候和一些粉丝近距离互动一下,大家一起唱唱歌,聊聊天。
开这个音乐会,大部分的目的也不是盈利,而是回馈粉丝。
可是官宣消息之后,却有一些粉丝一直留言“没有合影就不去了。”
因为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觉得大家没有理解自己,所以苏有朋一气之下才发了那条“卖艺不卖身”的文案。
但是发完之后,苏有朋很快也明白了这句话不合适。
为了防止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传播,所以很快就现身解释了。
关于苏有朋的解释,还是有很多人买账的。
因为按照道理来说,开音乐会有那么多人来参加,如果每个人都合影,那时间肯定安排不过来。
而普通票和VIP票本来就是不同的价格,所以享受到的权益也就不同。
如果说普通票也可以合影,VIP票也可以合影,那么买VIP票的人多花这些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在其他明星的演唱会或者音乐会上,也都有划分普通票和VIP票,两种票价不一样,权益也不一样。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到了苏有朋这里,却因为一句话而将事情闹大。
这么看来,其实苏有朋的做法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输在了说话上面。
毕竟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任何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所以在说话之前还是要认真斟酌,否则就容易像现在这样祸从口出。
很多人想不通,之前苏有朋所展现出来的形象,明明是一个情绪稳定,情商又高的人,这次怎么会这么拎不清呢?
2早年间的苏有朋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小时候不缺吃也不缺喝,父母还会用心培养其他各方面的技能。
从小他学习很好,还多才多艺,性格也非常开朗,特别讨喜。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踏入演艺圈,刚出道的时候,事业就一帆风顺。
一开始以小虎队的男团风格出道,后来小虎队逐渐落寞,都以为苏有朋会就这样默默无闻了。
谁知道他却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凭借《还珠格格》名声大噪,后来又重新回到了事业巅峰。
直到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苏有朋之所以能够凭借演员这个身份重新火起来,背后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演技不好就认真学,台词不好就认真背,每天为了不被“退货”,他只能努力提升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的他不仅自己当演员,还跨界当起了导演,制作人。
现在50多岁了,依旧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且以前苏有朋被采访的时候,说话幽默风趣又得体,非常受到大家的喜欢。
虽然带着点耿直,但是却非常有分寸,而且脾气也好。
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被当众问“外界都说你整容了,是不是真的?”
尽管被当面问及及这个问题,当时的苏有朋也非常大方地笑了笑,说没事没事。
接下来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通过表示自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把话题引到了化妆上面。
最后又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
有时候自己觉得漂亮的东西,别人可能不这样觉得。
既没有说整容的不好,又借此告诉学员们不要一成不变,要尝试新鲜事物,有时候适当的改变,会带来惊喜。
当时看苏有朋说话还是挺有深度的。
结果没想到,在关于自己的音乐会方面处理的这么草率。
有人吐槽:
“苏有朋这一次明明有100种解决方式,可是偏偏选择了最坏的一种。”
不过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当之后,马上道歉的明星,确实不多见了。
很多人为了那点面子,就算自己错了也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