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当艺术不再“高冷”,多个摄影书画展览走入松江钟书阁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7  浏览量:4

在上海,永远不缺好看的展览。刚刚结束的上博埃及展创下168小时连续开放的奇迹,眼下正如火如荼的浦美奥赛展吸引无数观众。各大展馆“大显身手”之时,城市的角落,一些“小而美”的展览也正悄然生长。在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这个被誉为“最美书店”的空间里,一场全新的艺术实验正拉开序幕。

8月31日上午,“凤”晏晓斐书法展在这里启幕,展期持续一周。步入书店,在楼梯转角、书架间隙,“偶遇”顾盼神飞的书法作品。这种对空间的极致利用,塑造出一种轻盈的"快闪"展览模式,是风艺术空间与钟书阁合作的独特尝试。此前,“蜕——钢铁印记的新生”陶滔摄影展与“飘”洪潮山水画小品展在这里成功举办。作为这场实验的推动者,风艺术空间专注于将艺术展览带入公共空间,搭建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凤”晏晓斐书法展在钟书阁开幕。阮佳雯 摄

做“减法”,轻盈的艺术实验

风艺术空间正在尝试的,是一种“做减法”的艺术展览新模式。艺术家不再只是作品的提供者,而是全程参与展览的策划与执行。从自己构思展陈逻辑、亲手悬挂作品,到展览期间在场为观众导览、面对面交流。展览开幕当天,晏晓斐不仅带来书法讲座,更执笔为现场观众题字签名,在晏晓斐看来,这种展览模式,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一个缩影。

晏晓斐为观众题字。阮佳雯 摄

展览不设传统意义上的策展人角色,由风艺术空间提供操作手册,写明展出作品数量、位置、尺寸大小,艺术家自己筹备并到现场挂画。令团队欣喜的是,艺术家们对这种模式反响积极。洪潮表示,“通过这种模式,艺术不再是高悬的陈列,而成为阅读间隙的一瞥、一步一景的诗意相遇。”

洪潮山水画小品展

陶滔认为,艺术品与书籍之间,有天然的共同属性。展览现场,令陶滔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毕业于艺术院校的观众向他感慨,“青年艺术家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办展成本。钟书阁这种模式,为希望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艺术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陶滔工业摄影艺术展

控制成本,是这一模式得以持续运营的关键。传统画廊或美术馆展览通常需承担高昂的场地租金、人力配置、水电开支与策展费用。在这里,空间是“现成”的。钟书阁每日照常营业,办展无需额外负担房租、人力甚至基础能源费用。对艺术家而言,这样的模式几乎接近“零成本”,极大减轻了艺术家的压力。

“这一切得以成立,核心是基于信任和共同理念。”风艺术空间负责人包健告诉记者,目前参展的艺术家多数经由圈内朋友引荐,他们既认可风艺术空间的专业态度,也看重钟书阁的品牌号召力与松江地区的文化氛围。尤其对书画类艺术家而言,“上海之根”松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比如,书画家董其昌就是松江人。所以来到松江办展,许多艺术家都是很高兴的。”

咖啡更好卖了

艺术内容的注入,为钟书阁带来了切实的人气与商业转化。根据门店入口的自动计数系统统计,展览期间,客流量比非展览期平均提升了约35%。以往周末千人左右、平日六七百的人流,在展期内实现了显著增长。

展览现场。阮佳雯 摄

虽然图书销售没有出现大幅跃升,但咖啡区的销量明显走高,同比增长45%,顾客在店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从28分钟延长到41分钟。“原来很多人只是逛一圈就走,现在他们愿意停下来,坐在咖啡区,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展,氛围完全不同了。”

展览现场。阮佳雯 摄

这种“艺术+阅读+消费”一体化的场景,也为未来开发艺术衍生品、推出联名文创提供了潜在可能。团队期待,未来能依托艺术家原作,推出更轻量化、更适合大众消费的艺术周边,与展览同步上线,进一步打通艺术展示到文化消费的环节。艺术与商业之间,可以互相滋养、共同成长。

从松江出发,走向全国

这个轻盈的实验性项目,目前已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展览内容上,风艺术空间正积极拓展更丰富的艺术门类。预计9月下旬,一场来自西藏的唐卡艺术展将亮相钟书阁。团队还将推出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为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举办联展或个展。此外,团队希望推出儿童绘画展览,与钟书阁已有的儿童阅读区形成联动。

钟书阁楼梯间悬挂的书法作品。阮佳雯 摄

同时,这一轻量化的展览模式将走向其他城市。目前,徐汇滨江绿地缤纷城的钟书阁分店已进入展览空间的设计调整阶段,预计一个月内便可推出首展。北京、成都、深圳三地的钟书阁核心门店也已启动微改造计划,将陆续引入这种“书店+艺术”的融合展览模式。

展览现场。

包健解释,这些跨地域的空间改造,得益于钟书阁总部设计团队的公益支持。出于对项目理念的认同,设计团队提供免费的设计调整服务,极大降低了推广成本。“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一个展览,而是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一场艺术普及的实践。”

展览现场。

在上海,艺术的形态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有美术馆与画廊这类专业空间,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名作;也有散落在书店中的“小而美”实验,嵌入日常生活的缝隙。

栏目主编:施晨露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