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玄意——林邦德墨象艺术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展

更新时间:2025-08-31 19:40  浏览量:2

当林邦德带着他深耕半个世纪的笔墨功力闯入当代墨象领域时,他完成的不仅是个体艺术语言的转型,更映射出一代水墨创作者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深刻博弈。

8月30日下午,《玄意——林邦德墨象艺术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他近年来探索创作的当代水墨作品60余幅。极具冲击力的作品为炎夏的上海破开传统与现代的壁垒,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艺术浪潮。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石建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国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代水墨研究中心主任蔡广斌,上海朵云轩集团副总经理郑名川,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高庆丰,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波兰投资贸易局中国首席代表尤德良,上海宁波商会执行会长杨文仕,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高屏等,以及国内外著名书画家、设计师、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共 200 余人出席,众人或在展区内驻足交流,或围绕展品探讨艺术理念,共同见证这场艺术盛事。与此同时,“与古为徒・林邦德沪甬师生书法展” 也在谢稚柳陈佩秋艺术中心正式开展。

如果说"墨",是作为精神载体的物质性探索,那么"象",就是艺术家从具象到心象的视觉革命。林邦德以"墨"造"象"——通过墨的物质特性生成视觉形态;另一方面,他又以"象"显"墨"——通过视觉构成凸显墨的精神内涵。这种循环互生,使得他的作品既扎根于水墨传统,又具有鲜明的当代性。

林邦德说:“笔墨是活的,它应该呼吸这个时代的气息。”他的“墨象”艺术,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对其生命力的延展。

林邦德的创作轨迹,恰如策展人石建邦所言,是一场“向前看”的自觉革命。他早年以传统书法立身,屡获全国大奖,本可安稳居于体制化的书坛。但他却选择以“艺术叛徒”的姿态挣脱樊笼,将文字从语义功能中释放,使笔墨成为纯粹的情绪载体与空间构造者。

他的“墨象”系列,并非对书法传统的抛弃,而是对其内在能量的重新调度。笔锋的疾徐、墨色的氤氲、水迹的渗透,这些本属于书法的“语法”,被他转化为视觉叙事中的“词汇”。作品中仍可见草书的奔放、隶书的古拙,但它们不再服务于可读的文本,而是构筑出一个介于抽象与意象之间的玄妙世界。

林邦德的实践,直指当代水墨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语境中,水墨如何既不沦为东方符号的自我重复,又不迷失于西方当代艺术的话语霸权?他以书法家的直觉理解水墨的物质性:水与墨的交融、宣纸的呼吸、笔触的节奏,这些看似传统的元素,恰恰成为他建构当代视觉语言的根基。

他的“实验”并非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东方翻版,而是从金石学、笔法系统、墨分五色等传统资源中生长出的有机创新。

林邦德尝试墨与胶、矾、甚至现代介质的混合,制造出斑驳、凝积、流淌等意外效果,进一步拓展了墨的表现边界。这些实验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墨性可能的当代追问:当墨脱离汉字结构后,其本身能否成为独立的审美主体?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孟建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从创新追求来看,林邦德先生的 “墨像艺术” 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重新定义书法的当代性。他不满足于对传统的复刻,也不盲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而是以 “多重对话” 的姿态 —— 与传统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构建起书法的当代形态,让中国艺术精神在当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诠释。

“玄意”一词,源自中国古典美学,指向一种超越形式的幽深意境。林邦德以此为题,暗示了他的终极追求:水墨的本质不在媒介本身,而在其能否抵达精神的自由。

最深层的"墨",是一种东方美学的意境载体。林邦德的作品中,墨色往往不是描绘物象,而是直接构建空间与氛围——浓墨如夜山沉郁,淡墨似晨雾迷离。这种对"玄色"的迷恋,正呼应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邃观照。

作为传统书法家,他首先突破的是"文字之象"。汉字在他的作品中不再用于识读,而是被解构为笔划、节奏与空间关系的视觉元素。这种破坏不是否定,而是解放——让书写回到线条与墨韵的本质。

而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解构和重构。完全依靠墨色的晕染、笔触的节奏、空间的留白来营造意境。这些山峦的起伏、水波的荡漾、书法笔意的流转,甚至某种心绪状态……但这些都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对自然内在气韵的提炼。这种"象"不再依附于物,而是生于墨,成于心。这些"无象之象"恰恰最接近展览主题的"玄意"——不可言说而又直观可感的精神状态。

墨有尽而意无穷,象可灭而境常在。这或许正是"玄意"的真正含义。

虽然这次展览的字形从“止、此、些”三个字形生发开来,但艺术家林邦德想表达的却是艺术态度,他告诉记者:“‘止’,不是停止的意思,甲骨文中它是一个脚印,表示往前走的行进动作,因此它代表不断前行。我之前的作品系列展览都叫做‘古道新履’,‘此’在甲骨文代表脚印旁边再加一个人,代表我走到这里了留下的痕迹。‘些’就是更多的脚印留下来,不断地尝试与重复,或者彼此一起前行。”

在林邦德的作品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墨色的玄意,更是一个艺术家在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之间的艰难跋涉。他的"墨象"艺术,或可成为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思考水墨艺术的发展:保持敏锐与孤勇,在笔锋与墨迹之间,抵达那个辽阔而自由的世界。

本次展览到9月8日结束。

来自艺术宁波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